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
呂不韋 《呂氏春秋·論·不苟論》名句出處
摘自《呂氏春秋·論·不苟論》
解釋:太完美了必定會出現缺陷,發展到極端必定走向反面,過於滿盈必定發生虧失。
原文摘要:
之所以分也。使獐疾走,馬弗及至,己而得者,其時顧也。驥一日千里,車輕也;以重載則不能數里,任重也。賢者之舉事也,不聞無功,然而名不大立、利不及世者,愚不肖為之任也。冬與夏不能兩刑,草與稼不能兩成,新谷熟而陳谷虧,凡有角者無上齒,果實繁者木必庳,用智褊者無遂功,天之數也。故天子不處全,不處極,不處盈。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先王知物之不可兩大,故擇務,當而處之。孔、墨、甯越,皆布衣之士也,慮於天下,以為無若先王之術者,故日夜學之。有便於學者,無不為也;有不便於學者,無肯為也。蓋聞孔丘、墨翟,晝日諷誦習業,夜親見文王、周公旦而問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達?何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將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
名句書法欣賞
呂不韋名句,呂氏春秋·論·不苟論名句
名句推薦
習讀書之業,便當知讀書之樂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五五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老子·德經·第七十八章》記得舊時,探梅時節。老來舊事無人說。
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李毓秀《弟子規·信》先世之吏正,故其民篤;今世之吏邪,故其民薄。政弊而不行,令倦而不聽。
班固《漢書·傳·公孫弘卜式兒寬傳》焚琴煮鶴從來有,惜玉憐香幾個知!
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
佚名《增廣賢文·下集》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上·第十六節》克城以武,戡亂以仁。
張廷玉《明史·本紀·卷一》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