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於骨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名句出處
摘自《文心雕龍·風骨》
解釋:懂得怎樣使文章有骨力的作者,文辭一定選擇得精當;懂得怎樣使文章有教化作用的作者,思想感情必然能抒寫得顯豁。
原文摘要:
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若豐藻克贍,風骨不飛,則振采失鮮,負聲無力。是以綴慮裁篇,務盈守氣,剛健既實,輝光乃新。其為文用,譬征鳥之使翼也。故練於骨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捶字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此風骨之力也。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思不環周,牽課乏氣,則無風之驗也。昔潘勖錫魏,思摹經典,群才韜筆,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賦仙,氣號凌雲,蔚為辭宗,乃其風力遒也。能鑒斯要,可以定文,茲術或違,無務繁采。故魏文稱∶“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故其
名句書法欣賞
劉勰名句,文心雕龍·風骨名句
名句推薦
戎衣不脫隨霜雪,汗馬驂單長被鐵。
李昂《從軍行》世治不輕,世亂不沮;同弗與,異弗非也。
戴聖《禮記·儒行》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
辛棄疾《粉蝶兒·和趙晉臣敷文賦落花》氣性不和平,則文章事功,俱無足取
王永彬《圍爐夜話·第四十則》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老子·德經·第七十一章》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六節》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