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腸終日飽葵藿,耳目久厭論腥膻

釋道潛玉荊山人崔君草堂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玉荊山人崔君草堂》

全文:
玉荊山蒼勢蜿蜒,玉荊澗碧涵漪漣。
山人結廬占幽絕,如使世俗來無緣。
窗前松竹交夏蔭,砌下紅紫爭春妍。
清腸終日飽葵藿,耳目久厭論腥膻
山空月晝猿鳥寂,象床拂拭翻朱弦。
泠然細韻發幽指,妙意自得人誰傳。
烏巾席帽事高格,蹇驢獨跨何翩翩。
行當近林就卜築,與子來往聊窮年。

釋道潛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終日

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

葵藿

(1).指葵與藿,圴為菜名。 南朝 宋 鮑照 《東武吟》:“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雞豚。” 宋 梅堯臣 《答持國遺魦魚皮膾》詩:“終當飯葵藿,此味不為欠。” 清 方文 《贈趙止安先生》詩:“葵藿常弗飽,焉能免憔悴。”

(2).單指葵。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對上赤心趨向。語出《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向之者誠也。竊自比於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實在陛下。” 唐 柳宗元 《為崔中丞請朝覲表》:“葵藿之誠彌初,犬馬之戀逾深。” 宋 蘇軾 《乞常州居住表》:“願回日月之照,一明葵藿之心。” 明 陸采 《懷香記·承明雪宴》:“誓傾葵藿陳廊廟,祈萬壽,比嵩喬。”

耳目

(1) 耳朵與眼睛;耳聞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淺

耳目靈光

(2) 監視人或為別人收集情報者

使者以從事為耳目。——《後漢書·朱浮傳》

腥膻

腥而膻的味道

釋道潛名句,玉荊山人崔君草堂名句

詩詞推薦

  • 詠漢玉槓頭筆筒

    乾隆清代〕何代出泉壤,於今伴管城。穆全土為色,粹尚玉含英。堅脆渾合相,主賓莫逆情。提攜便行笈,批諾勵勤精。
  • 清寧宮疊舊作韻

    乾隆清代〕故宮茲路寢,禋祀例依前。承構惟懷祖,居歆總賴天。西南仍啟戶,翰墨亦陳筵。依舊三秋景,那能百慮蠲。流陰
  • 許秀才至辱李蘄州絕句問斷酒之情因寄

    杜牧唐代〕有客南來話所思,故人遙枉醉中詩。暫因微疾須防酒,不是歡情減舊時。
    清腸終日飽葵藿,耳目久厭論腥膻 詩詞名句
  • 浣溪沙

    向子諲宋代〕樽俎風流意氣傾。一杯相屬忍催行。離歌更作斷腸聲。袞袞大江前後浪,娟娟明月短長亭。水程山驛總關情。
  • 題金廷標山水冊·其六·松磴花宮

    乾隆清代〕峰巒幾伏几起,澗壑一曲一回。青林覺路松護,紅牆法界蓮開。除是盤谷恰當,曾於淨室徘徊。峻挺忽看獨出,知
  • 與顏濬冥會詩

    陳宮妃嬪唐代〕秋草荒台響夜蛩,白楊雕盡減悲風。彩箋曾擘欺江總,綺閣塵清玉樹空。寶閣排雲稱望仙,五雲高艷擁朝天。清溪
  • 吾庵

    蔡肇宋代〕憐吾居處似東屯,草棘荒涼郭里村。明月有情先入戶,青山無事獨當門。未能種秫五十畝,且為栽桃二百根。不學
  • 青草湖

    蔣之奇宋代〕地無一勺水,安得有湖名。世事果如此,風波平地生。
  • 偈七首

    釋法泰宋代〕渺渺邈邈,十方該括。坦坦蕩蕩,絕形絕相。目欲眎而睛枯,口欲談而詞喪。文殊普賢,全無伎倆。臨濟德山,不
  • 池上居

    乾隆清代〕幽居構池上,池上趣如何。秋月靜中印,春風動處和。豈能恆此對,惟是偶為過。用遣一時興,還成五字喔。
清腸終日飽葵藿,耳目久厭論腥膻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