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自金山放舟至焦山三疊蘇軾韻》
全文:
清流亹亹元蔭耽,山以包屋稱江南。
竹徑禪林胥熟路,到此屈指今凡三。
玉局傑作重快讀,秘思愛彼抽春蠶。
中流豪歌復酣嘯,老僧笑晤心何慚。
觀民休助我正務,暇亦延賞窮岩潭。
金山佳矣鮮隙地,已嫌樓閣羅峰酣。
剪江言造幽絕處,勝以弗飾方可談。
乃復稍稍事莊校,貝多羅樹珊瑚龕。
踵事增華俗猶厭,質諸佛想非所甘。
以言施者雖破吝,以言居者寧非貪。
髯翁有知應首肯,但已成事說何堪。
瘞鶴真跡惜漫漶,為臨元本留雲庵。
參考注釋
瘞鶴
見“ 瘞鶴銘 ”。
真跡
書畫家本人的原作
這一幅畫是唐伯虎的真跡
漫漶
(1).模糊不可辨別。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於是棟楹梁桷板檻之腐黑撓折者,蓋瓦級甎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鮮者,治之則已,無侈前人,無廢后觀。” 元 張可久 《紅繡鞋·題惠山寺》曲:“舌底朝朝茶味,眼前處處詩題,舊刻漫漶看新碑。” 清 袁枚 《新齊諧·孔林古墓》:“竹簡數十頁,若有蝌蚪文者,取視成灰。鼎俎尊彝之屬,亦多破缺漫漶。” 何其芳 《獨語》:“有一所落寞的古老的屋子,畫壁漫漶,階石上鋪著白蘚。”
(2).猶迷茫不清。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五:“今世學者但知 鎬京 之為 西周 ,東遷之為 東周 而已。若 敬王 之遷 成周 ,固已漫漶;其於兩 周公 之 東 、 西周 ,則自非熟於考古者,蓋茫不知其所以也。” 元 謝應芳 《辨惑論》:“予蚤歲見王者為親戚祀神,吐鄙俚之詞,徼漫漶之福,輒羞赧去之。” 清 金農 《懷人絕句》之二十:“七年不見 朱循吏 ,往事漫漶如埽塵。”
元本
(1).根本;首要。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遯》:“下帷覃思,殫毫騁藻,幽贊太極,闡釋元本。”《晉書·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樞機,陰陽之元本也。”《宋書·孝武帝紀》:“尚書,百官之元本,庶績之樞。” 明 何景明 《告咎文》:“又使北斗以振紀兮,命輔星以佐之。定二儀之元本兮,操七政之樞機。”
(2). 元 代刻印的書籍。 葉德輝 《書林清話·元刻書之勝於宋本》:“ 宋 本以下, 元 本次之。然 元 本源出於 宋 ,故有 宋 刻善本已亡,而幸 元 本猶存,勝於 宋 刻者。”
雲庵
亦作“ 雲菴 ”。建造在高山頂上的房舍。 唐 陸龜蒙 《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藥鼎高低鑄,雲庵早晚苫。” 宋 蘇軾 《初自徑山歸述古召飲介亭以病先起》詩:“慣眠處士雲菴里,倦醉佳人錦瑟旁。” 王文誥 題註:“ 祖無擇 所作 介亭 ,在山之極巔排衙石處。” 元 李存 《題雲庵》詩:“夜宿雲菴中,白雲滿牀頭。”
乾隆名句,自金山放舟至焦山三疊蘇軾韻名句
名句推薦
立馬看唐碣,神林不可攀
王愛《綿山道中》
詩詞推薦
![瘞鶴真跡惜漫漶,為臨元本留雲庵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