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自相和,寧復嘆飛蓬

沈鍊初夏同莫膳部過吳比部草堂論詩得中字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鍊的《初夏同莫膳部過吳比部草堂論詩得中字》

全文:
二仲既相逢,知余馬首東。
誰望千里外,還聚一堂中。
對酒邀山月,論詩入國風。
同聲自相和,寧復嘆飛蓬

沈鍊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同聲

(1) 發出聲音的時間相同

(2) 聲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同聲相應

(3) 眾口一辭;隨聲附合

台下同聲叫起好來

(4) 言語腔調相同

亦須擇言而發;不與淨、醜同聲。——清· 李漁《閒情偶寄》

自相

相互。《後漢書·黨錮傳·范滂》:“君為人臣,不惟忠國,而造部黨,自相褒舉,評論朝廷,虛構無端,諸所謀結,並欲何為?”《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兩承差自相商議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黃山日記》:“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盡也。”

(1).親自察看。《三國志·吳志·薛綜傳》:“自臣昔客始至之時, 珠崖 除州縣嫁聚,皆須八月引戶,人民集會之時,男女自相可適,乃為夫妻,父母不能止。”

(2).佛教語。指事物各自外現的形象特徵。與“共相”相對。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見》:“﹝物﹞無畢同,故有自相;無畢異,故有共相。”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見》:“浮屠之言曰:從一青計之,以是青為自相,以凡青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為自相,以赤、白、黃、紫為共相,顯色同也。以顯色為自相,以聲、香、味、觸為共相,色聚同也。”參見“ 共相 ”。

飛蓬

(1).指枯後根斷遇風飛旋的蓬草。《詩·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商君書·禁使》:“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乘風之勢也。”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或骨橫朔野,或魂逐飛蓬。”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三五:“遊子如飛蓬,佳人曠千里。”

(2).比喻輕微的事物。《管子·形勢》:“飛蓬之問,不在所賓。” 許維遹 案:“飛蓬,言其輕微也。‘問’應作‘間’,‘間’與‘諫’通。諫而不聽者謂之輕微之諫。”

(3).比喻蓬亂的頭髮。 晉 左思 《白髮賦》:“髮乃辭盡,誓以固窮。昔臨玉顏,今從飛蓬。” 明 陸采 《明珠記·會內》:“孤身何幸脫樊籠,兩鬢飛蓬,半世漂蓬。” 清 唐孫華 《夏重談金陵舊事》詩:“復有故宮妃,飛蓬亂雙髲。”

(4).比喻行蹤飄泊不定。《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嗟飛蓬之日永,恨流梗之無還。” 唐 李白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沈鍊名句,初夏同莫膳部過吳比部草堂論詩得中字名句

詩詞推薦

  • 又和喜雨四首

    劉克莊宋代〕暮年台笠代羸驂,信步籬東過舍南。稍喜農家行食麥,徑催園戶去移酣。尋花公倘來過甫,置薤吾無可語參。諸縣
  • 丁未南徐燈夕南徐燈夕

    黃彥平宋代〕王正三五漫佳節,濁酒寒燈且眼前。無復鼓歌祠太一,真成烽火照甘泉。疏梅欹雪遙相憶,淡月籠雲也自圓。北極
    同聲自相和,寧復嘆飛蓬 詩詞名句
  • 麥色

    乾隆清代〕麥色綠菁蔥,高低結穗同。際茲沾渥澤,尚可冀中豐。禾黍苗胥吐,南東畝亦芃。奈何渴望雨,曉日熾輪紅。
  • 白雲

    王安石宋代〕英英白雲浮在天,下無根蒂旁無連。西風來吹欲消散,落日起望心悠然。願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當檐邊。時來
    同聲自相和,寧復嘆飛蓬 詩詞名句
  •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過溪亭

    蘇軾宋代〕身輕步隱去忘歸,四柱亭前野約微。忽悟過溪還一笑,水禽驚落翠毛衣。
    同聲自相和,寧復嘆飛蓬 詩詞名句
  • 宴金壇邑官致語口號

    劉宰宋代〕百里兒童沸誦聲,湖山堂上集群英。德星欲應今宵瑞,霖雨先開昨夜晴。正是壺中銀漏永,不妨坐上玉山傾。明年
    同聲自相和,寧復嘆飛蓬 詩詞名句
  • 練影堂詠瀑·其一

    乾隆清代〕本是香山腳下水,惜其滲土不成流。引來已自卑百丈,尚覺高高掛屋頭。
  • 釋曇華宋代〕五百力士揭石義,萬仞崖頭撒手行。十方世界一團鐵,虛空背上白毛生。
    同聲自相和,寧復嘆飛蓬 詩詞名句
  • 偶成 其一

    王冕元代〕青山綠水從人愛,野鶴孤雲與我同。所適不須論醜好,相逢漫爾說英雄。樂游花木蕭蕭雨,梓澤亭台淡淡風。興廢
    同聲自相和,寧復嘆飛蓬 詩詞名句
  • 臨江仙(風水洞作)

    蘇軾宋代〕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故應為我發新詩。幽花香澗谷,寒藻舞淪漪。借與玉川生兩腋,天仙未必相思。
    同聲自相和,寧復嘆飛蓬 詩詞名句
同聲自相和,寧復嘆飛蓬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