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日寒食近,二十七品鮭菜闕

劉安世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安世的《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

全文:
數子坐愁思出遊,麗日光風得情節。
一百五日寒食近,二十七品鮭菜闕
盤空釜冷柰酒何,變劑連環當佳設。
詰屈宛是腸九回,緝綴渾如衣百結。
玉笙繞指影參差,疏欞度風曉明滅。
濁醪引滿亦何負,響齒膏唇咀冰雪。
君不見龍丘行令譏點鹽,又不見韓侯出燕歌炰鱉。
生緣自信可柰何,歸抱柴關晝常閉。

劉安世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一百五日

寒食日。 三國 魏 曹操 《明罰令》:“聞 太原 、 上黨 、 西河 、 雁門 ,冬至後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為 介子推 ……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至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詩:“一百五日風雨急,斜飄細溼春郊衣。” 宋 洪邁 《容齋四筆·一百五日》:“今人謂寒食為一百五日,以其自冬至後至清明,歷節氣六,凡為一百七日,而先兩日為寒食。故云。”亦有謂一百六日者。詳“ 一百六 ”。

寒食

(1).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於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於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後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 晉 陸翽 《鄴中記》、《後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後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菸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前。”參閱《太平御覽》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書鈔》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鹹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後一月。”

(3).猶冷食。指寒食節吃的冷的食物。《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並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調以薑豉,故名焉。”《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採蒻葉裹以蒸之。或加以魚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於其下者。”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十七

十分之七。《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註:“世之所重,則十言而七見信。” 宋 蘇軾 《范景仁墓志銘》:“以今賦入之數十七為經費,而儲其三以備水旱非常。”

鮭菜

古時魚類菜餚的總稱。 唐 杜甫 《王竟攜酒》詩:“自愧無鮭菜,空煩卸馬鞍。” 宋 黃庭堅 《食筍十韻》:“ 洛下 斑竹筍,花時壓鮭菜。” 清 方履籛 《與李申耆書》:“猶望東皋數畝,南郭一廛,滫蘭有資,鮭菜可具。”

劉安世名句,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名句

詩詞推薦

一百五日寒食近,二十七品鮭菜闕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