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

作者:劉安世 朝代:宋代

原文

數子坐愁思出遊,麗日光風得情節。

一百五日寒食近,二十七品鮭菜闕。

盤空釜冷柰酒何,變劑連環當佳設。

詰屈宛是腸九回,緝綴渾如衣百結。

玉笙繞指影參差,疏欞度風曉明滅。

濁醪引滿亦何負,響齒膏唇咀冰雪。

君不見龍丘行令譏點鹽,又不見韓侯出燕歌炰鱉。

生緣自信可柰何,歸抱柴關晝常閉。

詩詞問答

問:《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的作者是誰?答:劉安世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劉安世的名句有哪些?答:劉安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八部

2. 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

參考注釋

愁思

(1).憂慮。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長吏隳官,賢士失志,愁思無已,嘆息垂淚。”《漢書·伍被傳》:“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為亂者十室而六。”

(2).憂愁的思緒。 唐 柳宗元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詩:“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宋 陳策 《摸魚兒·仲宣樓賦》詞:“江城望極多愁思,前事惱人方寸。”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夜深人靜,燈光黯黯的籠罩著人的愁思。”

出遊

外出遊玩

麗日

明亮的太陽

光風

(1).雨止日出時的和風。《楚辭·招魂》:“光風轉蕙,氾崇蘭些。” 王逸 註:“光風,謂雨已日出而風,草木有光也。” 唐 權德輿 《古樂府》:“光風澹蕩百花吐,樓上朝朝學歌舞。” 清 方文 《元旦試筆》詩:“河邊淑氣微微動,漸有光風轉蕙蘭。”

(2).指月光照耀下的和風。 宋 葉適 《潘廣度》詩:“光風自汎靈草碧,朗月豈受頑雲吞!”

(3).苜蓿的別名。《西京雜記》卷一:“ 樂游苑 自生玫瑰樹,樹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懷風,時人或謂之光風。風在其間常蕭蕭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苜蓿為懷風。”

情節

(1) 節操

情節之重,雖古烈士無以過。——《資治通鑑》

(2) 事情的變化和經過

有些情節他還弄不清

(3) 文學作品(如小說、劇本、短篇故事或詩)的事件或主要故事的策劃或設計,包括由按照因果關係聯繫起來的一系列有動因的事件的逐步展開;敘述結構

情節緊湊

一百五日

寒食日。 三國 魏 曹操 《明罰令》:“聞 太原 、 上黨 、 西河 、 雁門 ,冬至後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為 介子推 ……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至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詩:“一百五日風雨急,斜飄細溼春郊衣。” 宋 洪邁 《容齋四筆·一百五日》:“今人謂寒食為一百五日,以其自冬至後至清明,歷節氣六,凡為一百七日,而先兩日為寒食。故云。”亦有謂一百六日者。詳“ 一百六 ”。

寒食

(1).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於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於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後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 晉 陸翽 《鄴中記》、《後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後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菸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前。”參閱《太平御覽》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書鈔》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鹹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後一月。”

(3).猶冷食。指寒食節吃的冷的食物。《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並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調以薑豉,故名焉。”《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採蒻葉裹以蒸之。或加以魚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於其下者。”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十七

十分之七。《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註:“世之所重,則十言而七見信。” 宋 蘇軾 《范景仁墓志銘》:“以今賦入之數十七為經費,而儲其三以備水旱非常。”

鮭菜

古時魚類菜餚的總稱。 唐 杜甫 《王竟攜酒》詩:“自愧無鮭菜,空煩卸馬鞍。” 宋 黃庭堅 《食筍十韻》:“ 洛下 斑竹筍,花時壓鮭菜。” 清 方履籛 《與李申耆書》:“猶望東皋數畝,南郭一廛,滫蘭有資,鮭菜可具。”

盤空

繞空;凌空。 宋 辛棄疾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詞:“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 元 袁桷 《隱居圖賦》:“ 伯陽 一去而不返,玄鶴盤空而將還。” 清 杜岕 《秋日登長乾九層塔》詩:“瞻禮嘗百人,盤空緬締造。” 蔡寅 《讀柳古楂先生<養餘齋詩集>》詩:“後起韜廬占一席,盤空硬語落毫巔。”

連環

一環套一環而連成串的環,比喻互相接續、關聯

佳設

指嘉肴美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羊曼 拜 丹陽 尹,客來蚤者,並得佳設,日晏漸罄,不復及精。” 宋 劉跂 《題半隱堂》詩:“端居雅不煩摒擋,佳設頗嘗成咄嗟。”

詰屈

(1).屈曲;曲折。 宋 錢易 《南部新書》庚:“ 含元殿 側 龍尾道 ,自平階至,凡詰屈七轉。” 清 方象瑛 《七盤關》詩:“ 氐 中又復度 七盤 ,詰屈紆迴勢相引。”

(2).文詞艱澀難讀。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中》:“樂府至詰屈者,《朱鷺》、《臨高臺》等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茹韻香先生》:“詩集甚富,每一題,輒蔓衍百餘首,拖沓詰屈。”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二篇:“要之《商頌》五篇,事跡分明,詞亦詰屈,與《尚書》近似。”

九回

亦作“ 九迴 ”。 1.多次翻轉或縈繞。多形容愁思起伏,鬱結不解。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迴,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如仁夕惕之志,中夜九廻。” 宋 歐陽修 《黃溪夜泊》詩:“ 楚 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

(2).迂迴曲折。《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隴頭流水歌辭》:“西上隴阪,羊腸九回。” 明 何景明 《自武陵至沅陵雜詩》之五:“脩阪接飛翼,百步仍九廻。”

(3).用以形容波浪翻騰起伏。 唐 楊巨源 《同薛侍御登黎陽縣樓眺黃河》詩:“九回紆白浪,一半在青天。”

緝綴

編輯綴合。《梁書·胡僧祐傳》:“﹝ 胡僧祐 ﹞性好讀書,不解緝綴。”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書策落次,難以緝綴,後人假合,多差遠意。” 唐 元稹 《苦樂相倚曲》:“轉將深意諭旁人,緝綴疵瑕遣潛説。”《朱子語類》卷七八:“疑當時自有一般書如此,故《老子》五千言皆緝綴其言,取其與己意合者則入之耳。”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 晉 傅鹹 集‘七經’語為詩; 北齊 劉晝 緝綴一賦,名為《六合》。”

渾如

非常像;酷似

百結

(1).用碎布綴成的衣服。《藝文類聚》卷六七引 晉 王隱 《晉書》:“ 董威輦 每得殘碎繒,輒結以為衣,號曰百結。”

(2).形容衣多補綴。《南史·到溉傳》:“余衣本百結, 閩 中徒八蠶。” 唐 韓翃 《送別鄭明府》詩:“千金盡去無豐儲,雙袖破來空百結。”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誠》:“逾年,達 金陵 ,懸鶉百結,傴僂道上。”

(3).一種聯迭成扣的織物。《楞嚴經》卷五:“ 阿難 白佛言:‘世尊,此寳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 唐 溫庭筠 《織錦詞》:“錦中百結皆同心,蕊亂雲盤相間深。”

(4).指心中各種鬱結。 唐 聶夷中 《飲酒樂》詩:“一飲解百結,再飲破百憂。”

(5).丁香的別名。參見“ 百結花 ”。

玉笙

(1).飾玉的笙。亦用為笙之美稱。 南朝 梁 劉孝威 《奉和簡文帝太子應令》:“ 園 綺 隨金輅, 浮丘 侍玉笙。” 宋 蘇軾 《菩薩蠻》詞:“玉笙不受朱唇暖,離聲淒咽胸填滿。” 清 龔自珍 《憶瑤姬》詞:“幽懷不知有恨,恨玉笙吹徹,徹骨難眠。”

(2).指笙的吹奏聲。 宋 辛棄疾 《臨江仙》詞:“翠袖盈盈渾力薄,玉笙嫋嫋愁新。” 宋 陸游 《狂吟》詩:“秋風 湘 浦紉蘭佩,夜月 緱 山聽玉笙。”

繞指

見“ 繞指柔 ”。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曉明

通達,明白。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一經之説,猶日明也;助以傳書,猶窗牖也。百家之言,令人曉明,非徒窗牖之開,日光之照也。”

濁醪

濁酒。 晉 左思 《魏都賦》:“清酤如 濟 ,濁醪如 河 。” 唐 韋應物 《效陶彭澤》詩:“掇英泛濁醪,日入會田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家有濁醪,但幽室之物,不足款嘉賓,奈何!”參見“ 濁酒 ”。

引滿

(1).拉弓至滿。《南史·齊紀上·高帝》:“ 蒼梧 立帝於室內,畫腹為射的,自引滿,將射之。”《新唐書·朱泚傳》:“時 令言 尚論兵禁中,既上變,乃馳至 長樂坂 ,遇兵還,引滿向 令言 。”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學射,則必張弓挾矢,引滿中的。”

(2).謂斟酒滿杯而飲。《漢書·敘傳上》:“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 顏師古 註:“謂引取滿觴而飲,飲訖,舉觴告白盡不也。” 晉 陶潛 《游斜川》詩:“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劉致君見異人》:“客亦謂 致君 為可與語,舉杯引滿。” 冰心 《寄小讀者》二四:“一時杯聲鏗然相觸。大家歡呼,我笑了,然而亦只好引滿。”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冰雪

比喻清純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龍丘

(1).地名。在 浙江省 龍游縣 東。隱士 龍丘萇 隱居於此,因以為名。 唐 韓愈 《衢州徐偃王廟碑》:“ 衢州 ,故 會稽 太末 也,民多姓 徐 氏,支縣 龍丘 ,有 偃王 遺廟。”

(2).複姓。 楚 有 龍丘高 。 南朝 梁簡文帝 《龍丘引》:“ 龍丘 一迴首, 楚 路蒼無極。”《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龍丘引》 宋 郭茂倩 題解:“一曰《楚引》。《琴操》曰:‘《楚引》者, 楚 遊子 龍丘高 所作也。 龍丘高 出遊三年,思歸故鄉,望 楚 而長嘆,故曰《楚引》。’”

行令

(1) 行酒令

猜拳行令

(2) 發布命令

燕歌

戰國 時, 燕 太子丹 命 荊軻 入 秦 刺 秦王 ,至 易水 上, 高漸離 擊築, 荊軻 慷慨作歌曰:“風蕭蕭兮 易水 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見《戰國策·燕策三》。後以“燕歌”泛指悲壯的 燕 地歌謠。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 燕 歌遠別,悲不自勝。” 唐 王勃 《採蓮賦》:“徘徊 郢 調,悽愴 燕 歌。” 宋 梅堯臣 《送李閣使知冀州》詩:“將軍守 漢 法,壯士發 燕 歌。” 清 唐孫華 《同年王拙園太史招陪同里諸公飲大定庵花下》詩:“ 燕 歌慷慨無同調, 吳 語綢繆即故鄉。”

生緣

(1).佛教語。塵世的緣分。 唐 顧況 《送少微上人還鹿門》詩:“ 少微 不向 吳中 隱,為箇生緣在 鹿門 。” 宋 蘇轍 《示諸子》詩:“老去惟堪一味閒,坐會諸子了生緣。”

(2).佛教語。受生轉世的因緣。《法苑珠林》卷一一六:“三説得住四十九日,生緣未具,死已更受,亦不限時節。”

自信

(1) 相信自己

他自信能把它做好

(2) 相信自己的

看起來他體格結實,而且自信

柰何

同“ 奈何 ”。1.如何,怎樣。《書·召誥》:“惟王受命,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嗚呼!曷其柰何弗敬?”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江乙母》:“母曰:‘令尹非身盜之也,乃使人盜之。’王曰:‘其使人盜柰何?’” 唐 元稹 《贈樂天》詩:“莫言鄰境易經過,彼此分符欲柰何?”一本作“ 奈何 ”。

(2).怎么辦。《荀子·強國》:“威動海內,強殆中國,然而憂患不可勝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然則柰何?”《史記·留侯世家》:“ 良 曰:‘ 沛公 自度能卻 項羽 乎?’ 沛公 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為柰何?’” 宋 洪邁 《夷堅乙志·程師回》:“吾曹為此胡所累,命盡今日矣。柰何!”

(3).亦可迭用。 宋 歐陽修 《與王龍圖書》之五:“昨日食數大杏,今日腮頰腫痛,針刺出血,不能常食。若此,是將柰何柰何?”

(4).為什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懷王 稚子 子蘭 勸王行:‘柰何絶 秦 歡 懷王 卒行。’” 宋 葉適 《銓選》:“柰何舉天下之大柄而自束縛蔽蒙之。”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董尚書》:“以我家勢,雖日以銀幣為懽,猶恐未塞人望,柰何效清客行事耶?”

(5).無奈。 宋 范仲淹 《答安撫王內翰書》:“縱邊患未息,而無長驅之害,亦足為御邊之策;柰何將佐之中,少精方略。” 宋 范仲淹 《與省主葉內翰書》之二:“雖一身潔清,千古不昩,柰何邪正相激,速天下之禍, 漢 室亦從而亡之。”

柴關

(1).柴門。 唐 劉長卿 《送鄭十二還廬山別業》詩:“ 潯陽 數畝宅,歸臥掩柴關。” 元 張可久 《水仙子·湖上小隱》曲:“歌《白石爛》,賦《行路難》,緊閉柴關。” 清 姚鼐 《雨晴出廬江寄諸同學》詩:“邈彼二三子,送我出柴關。”

(2).猶寒舍。 唐 李涉 《山居送僧》詩:“失意因休便買山,白雲深處寄柴關。” 明 李東陽 《雪不止迭前韻》:“漫將春雪比冰山,日薄風稀漸改顏。怯勢已銷 * 炭,欣貧猶擁舊柴關。”

標籤:飲酒

詩詞推薦

  • 和史子美知丞月台

    釋寶曇宋代〕乞得更籌一夜寬,傍檐唯有斗闌乾。須臾銀闕從空下,想像冰輪不自寒。迫近天人無浪語,卻回歌吹有餘歡。只應
    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原文_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呂子約霜月感二首

    袁燮宋代〕頑夫禪作窟,狂士醉為鄉。誰知名教中,悠悠滋味長。嗟余學無窮,勺水淺可揚。講習得益友,麗澤期交相。風月
    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原文_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的賞析_古詩文
  • 橫吹曲辭。長安道

    薛能唐代〕汲汲復營營,東西連兩京。關繻古若在,山嶽累應成。各自有身事,不相知姓名。交馳喧眾類,分散入重城。此路
  • 偈二首

    釋清旦宋代〕三腳驢子弄蹄行,步步相隨不相到。樹頭驚起雙雙魚,拈為一老一不老。為憐松竹引清風,其柰出門便是草。因喚
  • 幽居即事八首

    趙蕃宋代〕遊絲落花春盡,綠葉青陰夏來。雨潤苔錢更積,風清竹戶頻開。
    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原文_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的賞析_古詩文
  • 夜雨(三月廿六日)

    乾隆清代〕傍晚東南雲布陰,雷鳴入夕復為霖。已欣搴幌峭生冷,旋聽垂檐繁注音。澤以頻沾驚若幻,獲因未望慰難任。冬三
  • 春中

    司空圖唐代〕伏溜侵階潤,繁花隔竹香。嬌鶯方曉聽,無事過南塘。
    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原文_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的賞析_古詩文
  • 戊戌生日二首

    方回宋代〕客舍逢生日,鄰家送壽星。循彝須答禮,恃熟莫忘形。把筆遲賡和,開樽共醉醒。五兒一隨侍,心竊愧椿庭。
    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原文_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的賞析_古詩文
  • 乾隆清代〕首夏晝方長,日落西北隅。禁中了不炎,氣清沾雨餘。略慰憫旱心,消閒觀我書。宋帝垂芳訓,開卷有益吾。知益
  • 酹江月(和君用)

    方岳宋代〕槎牙詩骨,想生來無分,史闈經幄。呵護九關多虎豹,誰道去天一握。奏賦兩都,聞韶三月,雁遠書難托。一寒如
  • 秋雨二首

    張耒宋代〕南山雲起滿庭陰,簾幕初涼七月深。桃子壓枝桐葉老,連綿風雨作愁霖。
  • 留別鄧南夫四首·其一

    陳淵宋代〕平生交友各飄蓬,只有丸丸雪後松。萬里歸來還往絕,獨君時許略從容。
  • 羅敷歌/採桑子

    賀鑄宋代〕河陽官罷文園病,觸緒蕭然。犀麈流連。喜見清蟾似舊圓。人生聚散浮雲似,回首明年。何處尊前。悵望星河共一
  • 宴瓊林苑

    史嵩之宋代〕鳴蹕高登秋暮天,西郊輦路直如弦。梨園花覆千官醉,愈覺君恩湛湛然。
  • 望寶月樓未至口號一絕

    乾隆清代〕慶宵已過又中春,西宇眉痕掠影新。恰似高樓遙在望,祇應屬目絳河濱。
  • 效演雅

    方岳宋代〕山溪斗折更蛇行,逗密穿幽見物情。蜜為地花糧道絕,蚊知有雨陣圖成。飲風吸露蟬屍解,聳壑凌霄鶴骨輕。鸜鵒
  • 留題石經院三首

    蘇轍宋代〕孤絕山南寺,僧居無限清。不知行道處,空聽暮鐘聲。
    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原文_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的賞析_古詩文
  • 熙寧蜡祭十三首

    佚名宋代〕禮文備矣,肅肅無嘩。金石諧節,圭壁光華。粢以告禮,本以告嘉。錫茲福祉,以澤幽遐。
  • 送劉評事充朔方判官,賦得征馬嘶

    高適唐代〕征馬向邊州,蕭蕭嘶不休。思深應帶別,聲斷為兼秋。歧路風將遠,關山月共愁。贈君從此去,何日大刀頭。
    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原文_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著和之漢陽

    徐鉉唐代〕聞道驅征旆,行行至漢陽,初程微雨齊,滿路落花香。遠宦心常適,青雲去未妨。惟余親戚分,惆悵上河梁。
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原文_出遊(飢甚買寒具飲酒,戲嘲弟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