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清遠的《偈頌一一二首·其七十二》
全文:
南閻浮提人,就中多鬧亂。
無想四禪天,根性最遲緩。
遲速不同倫,染淨難回換。
兩個五伯文,元來是一貫。
貫貫,啞子拍手高聲喚,聾人聽得佯不管。
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師譚止觀。
參考注釋
無想
(1).無所思念。
(2).佛教語。為有部和法相宗心不相應行法之一。《金剛經·大乘正宗分》:“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湼槃而滅度之。”《法苑珠林》卷八七:“或求無色,或求浄居,或求無想,故識亦不樂住也。”
四禪天
佛教有三界諸天之說。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諸天又分為四禪:初禪為大梵天之類;二禪為光音天之類;三禪為遍淨天之類;四禪為色究竟天之類。色究竟天為色*界的極處。參閱《法苑珠林》卷五。
根性
(1).佛教語。佛家認為氣力之本曰根,善惡之習曰性。人性有生善惡作業之力,故稱“根性”。 唐 王維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詩:“了觀四大因,根性何所有。” 宋 蘇軾 《勝相院經藏記》:“凡見聞者,隨其根性,各有所得。” 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眾生因緣、根性、福力,各各不同。”
(2).本性,本質。 蘇曼殊 《與高天梅論文學書》:“惜夫 辜 氏志不在文事,而為宗室詩匠牢其根性也。” 茅盾 《子夜》十一:“他的希望,他的未盡磨滅的羞恥心,還有他的患得患失的根性,都在這一剎那間爆發。”
遲緩
緩慢
行動遲緩
釋清遠名句,偈頌一一二首·其七十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