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一二首·其七十二原文
南閻浮提人,就中多鬧亂。
無想四禪天,根性最遲緩。
遲速不同倫,染淨難回換。
兩個五伯文,元來是一貫。
貫貫,啞子拍手高聲喚,聾人聽得佯不管。
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師譚止觀。
詩詞問答
問:偈頌一一二首·其七十二的作者是誰?答:釋清遠
問:偈頌一一二首·其七十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清遠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清遠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參考注釋
閻浮提
梵語,即 南贍部洲 。閻浮,樹名。提為“提鞞波”之略,義譯為洲。洲上閻浮樹最多,故稱 閻浮提 。詩文中多指人世間。 晉 法顯 《佛國記》:“吾卻後七日,當下閻浮提。”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四:“﹝有一僧﹞自作祭文云:‘唯靈生在閻浮提,不貪不妬。’” 清 錢謙益 《〈宋文憲公護法錄〉序》:“抑豈知其夙受付囑,開華嚴法界於閻浮提,其為雲龍風虎,又有大焉者乎?”
就中
(1) 從中;居中
就中調停
(2) 其中
這件事是他們三個乾的,就中老李乾的最多
鬧亂
(1).喧鬧貌。《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兵馬浩浩澣澣,數百里之交橫,金甲朎朧,銀鞍煥爛,騰踏山林,奔波鬧亂。”
(2).爭吵。《石點頭·王本立天涯求父》:“但你一來不識文理,二來與大眾們鬧亂一番,若即列在師弟師兄,反不和睦。”
無想
(1).無所思念。
(2).佛教語。為有部和法相宗心不相應行法之一。《金剛經·大乘正宗分》:“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湼槃而滅度之。”《法苑珠林》卷八七:“或求無色,或求浄居,或求無想,故識亦不樂住也。”
四禪天
佛教有三界諸天之說。三界,指欲界、 * 、無 * 。 * 諸天又分為四禪:初禪為大梵天之類;二禪為光音天之類;三禪為遍淨天之類;四禪為色究竟天之類。色究竟天為 * 的極處。參閱《法苑珠林》卷五。
根性
(1).佛教語。佛家認為氣力之本曰根,善惡之習曰性。人性有生善惡作業之力,故稱“根性”。 唐 王維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詩:“了觀四大因,根性何所有。” 宋 蘇軾 《勝相院經藏記》:“凡見聞者,隨其根性,各有所得。” 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眾生因緣、根性、福力,各各不同。”
(2).本性,本質。 蘇曼殊 《與高天梅論文學書》:“惜夫 辜 氏志不在文事,而為宗室詩匠牢其根性也。” 茅盾 《子夜》十一:“他的希望,他的未盡磨滅的羞恥心,還有他的患得患失的根性,都在這一剎那間爆發。”
遲緩
緩慢
行動遲緩
遲速
慢和快;緩慢或迅速。《左傳·昭公十三年》:“既聞命矣,敬共以往,遲速唯君。” 宋 歐陽修 《鑒畫》:“故飛走遲速,意淺之物易見;而閒和嚴靜,趣遠之心難形。”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學使以快短明衡文》:“ 肅順 問 碧湄 曰:‘子向來寫作遲速何如?’”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四章:“宜於每時之中分十刻如息緊之比,每刻之中分十秒,每秒之中分十微,其針輪之遲速,即以此定之。”
同倫
(1).同一等第。《穀梁傳·文公十八年》:“秋, 公子遂 、 叔孫得臣 如 齊 ,使舉上客,而不稱介,不正其同倫而相介,故列而數之也。”
(2).同類。 漢 賈誼 《新書·等齊》:“君臣同倫,異等同服,則上惡能不眩於其下?” 清 龔自珍 《發大心文》:“當念眾生現富單那形、鳩槃荼形、夜迦形,或人生中粗弊如畜,福力輕微,或生疣贅,五官不全,同倫譏厭,己亦厭苦,我當巧術而以度之。”
(3).同一道德標準。《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孔穎達 疏:“行同倫,倫,道也,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
回換
調換;變換。《南史·宋南郡王義宣傳》:“今之回換,更在欲為汝耳。”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貢舉》:“ 元宗 欲與改官,拜謝而請曰:‘臣女婿 王如泚 見應進士舉,伏望聖恩回換,與一及第。’” 宋 范仲淹 《與中舍書》:“鄉中多不熟地,卑使然,或回換得數頃高田常熟者,則婚嫁有所指望。”
亦作“廻換”。改易;變換。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八:“初送我君出戶時,何言淹留節廻換。” 唐 顧況 《悲歌》:“今人昔人共長嘆,四氣相催節迴換。” 明 何景明 《元日言志》詩:“世事鑒倚伏,節候感迴換。”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四節:“所謂回換篇目,裨益句章,就是取原有道書,改頭換尾,增添文句,算是新書。”
兩個
兩個錢的省稱。指一些錢財。 康濯 《太陽初升的時候·買牛記》:“最近大秋剛罷,組長估摸著今年雖說雨水缺,他組裡大家的收成也都夠七成,加上副業甚么的,他們四家還都積攢了兩個,多少有點底墊了;於是他拿了個主意:想讓大夥碰股買頭牛。”
五伯
五個霸主。(1)指 夏 昆吾 , 殷 大彭 、 豕韋 、 周 齊桓公 、 晉文公 。《莊子·大宗師》:“ 彭祖 得之,上及 有虞 ,下及五伯。” 成玄英 疏:“五伯者, 昆吾 為 夏 伯, 大彭 、 豕韋 為 殷 伯, 齊桓 、 晉文 為 周 伯,合為五伯。”(2)指 春秋 齊桓公 、 晉文公 、 宋襄公 、 楚莊公 、 秦繆公 。《呂氏春秋·當務》:“備説非六王五伯。” 高誘 註:“五伯, 齊桓 、 晉文 、 宋襄 、 楚莊 、 秦繆 也。” 明 沉采 《千金記·定謀》:“五伯當年勢迭興,讀書牛角戴鋤行。”(3)指 春秋 齊桓公 、 晉文公 、 楚莊王 、 吳王 闔閭 、 越王 句踐 。《荀子·王霸》:“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五伯是也……故 齊桓 、 晉文 、 楚莊 、 吳 闔閭 、 越 句踐 ,是皆僻陋之國也,威動天下,彊殆中國。”(4)指 春秋 齊桓公 、 宋襄公 、 晉文公 、 秦穆公 、 吳王 夫差 。《漢書·諸侯王表》:“故盛則 周 、 邵 相其治,致刑錯;衰則五伯扶其弱,與其守。” 顏師古 註:“伯讀曰霸。此五霸謂 齊桓 、 宋襄 、 晉文 、 秦穆 、 吳 夫差 也。”
(1).同“ 五百 ”。《新唐書·蘇世長傳》:“初在 陝 ,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撻於廛,五伯疾其詭,鞭之流血, 世長 不勝痛,呼而走,人笑其不情。” 宋 岳柯 《桯史·蠲毒圖》:“﹝ 王涇 ﹞減死黥流,杖脊朝天門,中使涖焉,方覬其速斃, 涇 貨五伯下其手,卒得活。”
(2).指 東漢 鄧彪 等五人,因字號中皆帶“伯”字,故稱。《後漢書·鄧彪傳》“ 鄧彪 字 智伯 ……後仕郡,辟公府” 唐 李賢 注引《東觀記》:“ 彪 與同郡 宗武伯 、 翟敬伯 、 陳綏伯 、 張弟伯 ,同志好,齊名, 南陽 號曰‘五伯’。”
元來
(1).當初;本來。 唐 張鷟 《遊仙窟》:“元來不見,他自尋常;無故相逢,卻交煩惱。” 唐 孫棨 《贈妓人王福娘》詩:“謾圖 西子 為粧樣, 西子 元來未得如。”
(2).來源,出處。 清 方苞 《書老子傳後》:“著其子焉,著其孫焉,著其孫之元來焉,於其子孫元來仍著其爵焉。”
(3).表示發現原先不知的情況。 唐 方乾 《題贈李校書》詩:“卻是偶然行未到,元來有路上寥天。”《古尊宿語錄》卷二十:“子細看時,元來青布幔里有人。” 元 耶律楚材 《萬松老人琴譜》詩:“元來底許真訊息,不在絃邊與指邊。” 清 洪昇 《長生殿·覓魂》:“元來只隔著 弱水 三千, 溟渤 風煙,在那 麟鳳洲 偏, 蓬閬山 巔。”
(4).謂追溯原由。《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元來 甄監生 二妾四婢,惟有 春花 是他新近寵愛的。”
一貫
一向如此,從未改變
啞子
啞巴
拍手
雙手相拍或鼓掌
孩子們邊跳舞邊拍手
高聲
叫嚷或咆哮;厲聲地說
高聲斥責他的船員
他的精力都花費在高聲打電話上
一個女人在旅店門口高聲叫罵
人聽
(1).眾人所知聞。《後漢書·朱浮傳》:“ 浮 事雖昭明,而未達人聽,宜下廷尉,章著其事。”《後漢書·徐稺傳》:“伏見處士 豫章 徐稺 、 彭城 姜肱 ……德行純備,著於人聽。”
(2).即民聽,指百姓的視聽。《書·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孔 傳:“言天因民以視聽,民所惡者天誅之。”《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足下聽斷明允,庶事無滯,則吏慎其負,而人聽不惑矣。” 胡三省 註:“人聽,即民聽。《晉書》史臣避 唐太宗 諱,改民為‘人’,《通鑑》因之。”
不管
(1)
不顧,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無視不利的結果
不管身體好壞,他都工作到深夜
(2)
連詞。表示在任何條件或情況下結果都不會改變,後面常有副詞“都”“總”“也”等跟他呼應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點,認為這些缺點在他身上是不可饒恕的,而不管這些缺點在別人身上的情況如何
天明
天亮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日出
指太陽初升出地平線或最初看到的太陽的出現
夜半
見“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鐵椎傳》
智者
有智謀或智慧過人的人
大師
(1) 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
象棋大師
(2) 佛的十尊號之一。即天人師。佛教徒稱佛,也用作對和尚的尊稱
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史記·伏生列傳》
止觀
(1).停下來觀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宋王 與 齊 仇也,築 武宮 。謳 癸 倡,行者止觀,築者不倦。”
(2).佛教修行法門之一。“止”為梵文(奢摩他)的意譯,意為掃除妄念,專心一境;“觀”為梵文(毗缽舍那)的意譯,意為在“止”的基礎上發生智慧,辨清事理。佛教主張通過“止觀”即可“悟”到“性空”而成佛。 中國 佛教天台宗創始人 智顗 著有《摩訶止觀》、《童蒙止觀》等書。《法苑珠林》卷一○一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 齊 鄴 西 龍山 雲門寺 釋 僧稠 姓 孫 ,元出 昌黎 ……初從 道房禪師 受習止觀。” 唐 杜甫 《別李秘書始興寺所居》詩:“重聞西方《止觀經》,老身古寺風泠泠。”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夫 思大 乃 天台 智者,本師親受三種《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