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弘誨的《元春祭祠堂因送時聞侄應貢之京》
全文:
門有車馬客,駕言赴帝京。
帝京欲何為,貢選隨群英。
韶華初獻歲,芳草媚王程。
維時當春祠,萃渙集幽明。
煌煌我列祖,肸蠁見於羹。
言念贈尚書,戊歲嘗賓興。
典刑尚茲在,啟佑我後生。
吾兄兩光祿,偕予集蓬瀛。
池草昔賡和,嘆逝淚益膺。
而翁今望八,予亦近稀齡。
慰見爾伯仲,聯貢入承明。
鵬先萬里翼,鶴嗣九皋鳴。
椿桂紀燕山,龍梅紹其馨。
緬爾方髫歲,頭角已崢嶸。
乃今強仕日,屠刀始發硎。
遠大未有涯,持滿戒盈傾。
獻賦入長楊,天子問姓名。
巡檐聽鵲喜,復此來相迎。
遊子天涯路,白頭倚門情。
臨岐一尊酒,雙魚頻寄聲。
參考注釋
賡和
續用他人原韻或題意唱和。《新唐書·劉太真傳》:“ 德宗 以天下平, 貞元 四年九月,詔羣臣宴 曲江 ,自為詩,敕宰相擇文人賡和。” 明 李唐賓 《梧桐葉》第一折:“ 雲英 ,你是裙釵女流之輩,何故賡和他人詞章?豈不出醜。” 清 褚人穫 《堅瓠二集·僧妓相譏》:“ 蘇東坡 與僧 佛印 、妓 琴操 ,每相往來,飲酒賡和。” 陳夔龍 《夢蕉亭雜記》卷二:“詩載 松壽堂 《大梁集》中,賡和者廿餘人。”
嘆逝
感嘆歲月易去。語本《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晉 潘岳 《秋興賦》:“臨川感流以嘆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 唐 李紳 《<追昔游集>序》:“《追昔游》,蓋嘆逝感時,發於悽愴而作也。”
王弘誨名句,元春祭祠堂因送時聞侄應貢之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