懭悢曷有涯,獨旦聽漏刻

乾隆聞蛩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聞蛩》

全文:
銀河澹碧空,疏梧漏蟾色。
枕簞淒以清,漸長夜可惜。
竹風拂帷端,螢光流牖隙。
嗟哉胡為來,露叢傳唧唧。
秋聲率易感,此聲感尤極。
萬物爭其時,藉令寂豈得。
反側不成眠,往事歷堪憶。
予本多恨人,悲秋每愴惻。
無端錦衾宵,聞蛩常太息。
問予嘆何為,對雲非所識。
那因偶觸緒,竟似兆今夕。
懭悢曷有涯,獨旦聽漏刻
吟蟲渾不知,花間響更力。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懭悢

失意悵惘。《楚辭·九辯》:“愴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洪興祖 補註:“懭悢,不得志。” 漢 劉向 《九嘆·惜賢》:“心懭悢以寃結兮,情舛錯以曼憂。”

有涯

有邊際,有限。《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贊曰:生也有涯,無涯惟智。” 前蜀 韋莊 《關山》詩:“危時祗合身無著,白日那堪事有涯。” 周實 《中秋偕棠隱對月》詩:“我生原有涯,竟住窮愁窟。”

漏刻

(1).古計時器。即漏壺。因漏壺的箭上刻符號表時間,故稱。《六韜·分兵》:“明告戰日,漏刻有時。”《漢書·哀帝紀》:“漏刻以百二十為度。” 顏師古 註:“舊漏晝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釋道祖》:“山中無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葉芙蓉,因流波轉,以定十二時,晷影無差焉。”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七:“國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設漏刻、觀天臺、銅渾儀,皆如司天監,與司天監互相檢察。”

(2).頃刻。《漢書·王莽傳中》:“捕斬虜 騶 ,平定東域,虜 知 殄滅,在於漏刻。”《資治通鑑·漢王莽地皇二年》:“ 莽 召問羣臣禽賊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屍,命在漏刻。’” 胡三省 註:“言得罪於天,死在須臾。” 清 王應奎 《柳南隨筆》卷一:“丁亥歲三月晦日,忽被急徵鋃鐺拖曳,命在漏刻。”

(3).借指時間。 唐 劉長卿 《喜朱拾遺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詩:“ 滄州 離別風煙遠,青瑣幽深漏刻長。”

乾隆名句,聞蛩名句

詩詞推薦

懭悢曷有涯,獨旦聽漏刻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