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方琮溪邊策杖》
全文:
密竹臨溪逕入深,何人策杖獨行吟。
思量大似雲棲路,著個孤亭即洗心。
參考注釋
密竹
密生之竹。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石門最高頂》詩:“連巖覺路塞,密竹使徑迷。” 南朝 梁 何遜 《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江主簿》詩:“風聲動密竹,水影漾長橋。”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屏以密竹,聯以曲梁,桂檜松杉楩柟之植,幾三百本,嘉卉美石,又經緯之。”
溪徑
小路。引申謂途徑。 明 唐順之 《與兩湖書》:“每一抽思,了了如見古人為文之意,乃知千古作家別自有正*法眼藏在,蓋其首尾節奏,天然之度,自不可荖而得意於筆墨溪徑之外,則惟神解者而後可以語。”
谿徑:亦作“ 谿逕 ”。 1.山間小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羯霜那國》:“山路崎嶇,谿徑危險,既絶人里,又少水草。”
(2).泛指門徑。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學道之士未聞有自儒書入者,或者以為此治世語言,非入道谿徑。”《鏡花緣》第三七回:“ 林 兄在宮多日,谿徑最熟,可有妙計?”
(3).喻泥古不化,蹈襲故常。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一:“ 子云 雖有剽摸,尚少谿逕。”《明詩紀事》引 明 皇甫汸 《司勛集》:“ 司直 ( 皇甫涍 )兄學臻博極,思覃深湛……方其家食含章,與 徐生 二 黃 ,定交筆札,篤嗜 工部 ,既 何 李 篇出,病其谿徑,專意 建安 。”
入深
猶深入。《墨子·號令》:“有能入深至主國者,問之審信,賞之倍他候。”
策杖
拄杖。也稱杖策。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唐 杜甫 《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之二:“策杖時能出,王門異昔游。” 仇兆鰲 註:“ 慈水 姜氏 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則古人於杖,雖少年皆用之矣。” 唐 白居易 《殘春晚起伴客笑談》詩:“策杖強行過里巷,引盃閒酌伴親賓。”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一:“公( 司馬光 )不喜肩輿,山中亦乘馬,路險,策杖以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 馮京 ﹞思欲靜坐養神,乃策杖徐步入後園中。”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行吟
邊行走邊吟唱
屈原至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乾隆名句,題方琮溪邊策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