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方琮溪邊策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方琮溪邊策杖原文

密竹臨溪逕入深,何人策杖獨行吟。

思量大似雲棲路,著個孤亭即洗心。

詩詞問答

問:題方琮溪邊策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方琮溪邊策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方琮溪邊策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四

2. 洗心亭雲棲寺入路夾徑脩篁致人愛賞

參考注釋

密竹

密生之竹。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石門最高頂》詩:“連巖覺路塞,密竹使徑迷。” 南朝 梁 何遜 《夕望江橋示蕭諮議楊建康江主簿》詩:“風聲動密竹,水影漾長橋。”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屏以密竹,聯以曲梁,桂檜松杉楩柟之植,幾三百本,嘉卉美石,又經緯之。”

溪徑

小路。引申謂途徑。 明 唐順之 《與兩湖書》:“每一抽思,了了如見古人為文之意,乃知千古作家別自有 * 眼藏在,蓋其首尾節奏,天然之度,自不可荖而得意於筆墨溪徑之外,則惟神解者而後可以語。”

谿徑:亦作“ 谿逕 ”。 1.山間小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羯霜那國》:“山路崎嶇,谿徑危險,既絶人里,又少水草。”

(2).泛指門徑。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學道之士未聞有自儒書入者,或者以為此治世語言,非入道谿徑。”《鏡花緣》第三七回:“ 林 兄在宮多日,谿徑最熟,可有妙計?”

(3).喻泥古不化,蹈襲故常。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一:“ 子云 雖有剽摸,尚少谿逕。”《明詩紀事》引 明 皇甫汸 《司勛集》:“ 司直 ( 皇甫涍 )兄學臻博極,思覃深湛……方其家食含章,與 徐生 二 黃 ,定交筆札,篤嗜 工部 ,既 何 李 篇出,病其谿徑,專意 建安 。”

入深

猶深入。《墨子·號令》:“有能入深至主國者,問之審信,賞之倍他候。”

策杖

拄杖。也稱杖策。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唐 杜甫 《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之二:“策杖時能出,王門異昔游。” 仇兆鰲 註:“ 慈水 姜氏 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則古人於杖,雖少年皆用之矣。” 唐 白居易 《殘春晚起伴客笑談》詩:“策杖強行過里巷,引盃閒酌伴親賓。”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一:“公( 司馬光 )不喜肩輿,山中亦乘馬,路險,策杖以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 馮京 ﹞思欲靜坐養神,乃策杖徐步入後園中。”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行吟

邊行走邊吟唱

屈原至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這事兒該怎么辦

(2) 放在心上;惦記

方才我是怕說話防頭招的我們奶奶哭,所以催你出來的。別思量。——《紅樓夢》

幾個月不見了,思量你哩

雲棲

見“ 雲棲 ”。

亦作“ 雲棲 ”。1.指隱居。《南齊書·高逸傳·褚伯玉》:“寧朔將軍 丘珍孫 與 僧達 書曰:‘聞 褚先生 出居貴館,此子滅景雲棲,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載矣。’” 唐 陳子昂 《續唐故中嶽體玄先生潘尊師碑頌》:“令守 崧山 玉女峰 ,雲棲窮林今五紀。” 宋 陸游 《醉題》詩:“雲棲澗飲未為高,起舞行歌亦足豪。”

(2).寺名。在 浙江 杭州 五雲山 西。 明 僧 袾宏 ,號 雲棲大師 ,曾結庵於此。 清 趙翼 《寓西湖十日雜記以詩》之八:“ 雲棲 吾未到,乍此踏芒鞋。”

孤亭

孤立的亭子。 宋 梅堯臣 《會勝院沃洲亭》詩:“孤亭一入野氣深,松上藤蘿籬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韻題翠壁》:“孤亭一目盡天涯,俯瞰煙村八九家。” 金 元好問 《橫波亭》詩:“孤亭突兀插飛流,氣壓 元龍 百尺樓。”

洗心

(1).洗滌心胸。比喻除去惡念或雜念。《易·繫辭上》:“聖人以此洗心。”《藝文類聚》卷三十引 漢 董仲舒 《士不遇賦》:“退洗心而內訟,固亦未知其所從。” 唐 徐浩 《寶林寺作》詩:“洗心聽經論,禮足蠲凶災。” 明 李東陽 《洗句亭》詩:“洗句復洗句,洗句先洗心。” 梁啓超 《澳亞歸舟雜興》詩之二:“盪胸海風和霞吸,洗心天樂帶濤聽。”

(2).比喻改過自新。《後漢書·隗囂傳》:“今臣之事,在於本朝,賜死則死,加刑則刑。如遂蒙恩,更得洗心,死骨不朽。”《舊唐書·僖宗紀》:“如 王仙芝 及諸賊頭領能洗心悔過,散卒休兵,所在州府投降,便令具名聞奏,朝廷當議奬升。” 魯迅 《書信集·致黎烈文》:“夜裡又做一篇,原想嬉皮笑臉,而仍劍拔弩張,倘不洗心,殊難革面,真是嗚呼噫嘻,如何是好。”

詩詞推薦

題方琮溪邊策杖原文_題方琮溪邊策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