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珣上人八首·其五原文
萬法如有功,夢事應存體。
但知一月真,寧許墮非是。
詩詞問答
問:和珣上人八首·其五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和珣上人八首·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和珣上人八首·其五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絕句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萬法
佛教語。梵語dharma,意譯“法”,指事物及其現象,也指理性、佛法等。“萬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金剛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萬法。” 宋 蘇軾 《東林第一代廣慧禪師真贊》:“而況於出三界,了萬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應物而無情者乎。”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有則萬法俱來,無時一絲不掛,貧僧 佛印 是也。”
有功
(1).有功勞,有功績。《易·需》:“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漢 范曄 《宦者傳論》:“﹝宦人﹞其能者則 勃貂 管蘇 ,有功於 楚 晉 。”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士卒本將,一朝相失,心孤意怯,難以有功。”
(2).有功之人。《戰國策·秦策三》:“明主則不然,賞必加於有功,刑必斷於有罪。” 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於是正明堂之朝,齊君臣之位,舉賢才,布德惠,施仁義,賞有功。” 晉 羊祜 《讓開府表》:“然臣等不能推有德,進有功,使聖聽知勝臣者多,而未達者不少。”
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書·泰誓序》:“一月戊午,師渡 孟津 。” 孔 傳:“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與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唯 秦始皇 以父 莊襄王 名 楚 ,稱 楚 曰 荊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為一月。”
(2).一個月。《詩·小雅·採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鄭玄 箋:“一月之中三有勝。”《漢書·律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及見 武皇帝 試閉 左慈 等,令斷穀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捻指之間,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
(3).第一個月。《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陳陶 《種蘭》詩:“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寧許
如此;這樣。 唐 陸暢 《驚雪》詩:“怪得北風急,前庭月如輝。天人寧許巧,翦水作花飛。”許,一本作“ 底 ”。 宋 楊萬里 《過賢招渡》詩之二:“柳上青蟲寧許劣,垂絲到地卻回身。”
非是
(1).謂不正當的事。《管子·明法解》:“國無明法,則百姓輕為非是。”
(2).以非為是。《荀子·修身》:“非是是非謂之愚。” 楊倞 註:“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則謂之愚。”
(3).不正常,意外。
(4).不當;有過錯。《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臣前奏請葬 丁姬 復故,非是。”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侵官固非是,妄作譴可懲。”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和珣上人八首·其五原文_和珣上人八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