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骨清癯稱葛衣,翱翔湖海未言歸

陳鎰奉和劉伯溫員外漫興詩韻並自述一十五首·其五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陳鎰的《奉和劉伯溫員外漫興詩韻並自述一十五首·其五》

全文:
鶴骨清癯稱葛衣,翱翔湖海未言歸
荷花開盡炎光老,又見江頭木葉飛。

陳鎰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鶴骨

(1).修道者的骨相。 唐 孟郊 《石淙》詩之五:“飄飄鶴骨仙,飛動鼇背庭。” 宋 蘇軾 《壽星院寒碧軒》詩:“道人絶粒對寒碧,為問鶴骨何緣肥?”

(2).伶仃瘦骨。 五代 齊己 《戊辰歲湘中寄鄭谷郎中》詩:“瘦應成鶴骨,閒想似禪心。” 金 元好問 《工部趙侍郎下世日作》詩:“鶴骨翛然臥石牀,情知合眼即仙鄉。” 清 周亮工 《哭陳開仲》詩:“鶴骨難支蕭寺雨,鶻魂彳亍故園心。”

(3).鶴骨笛。 清 石同福 《探春慢·小庚先生以孤山探梅詞見示繼聲奉教》詞:“鶴骨頻吹,梅魂未醒。都入客懷悽怨。”

清癯

清瘦

司空表聖宜賢良,清癯不欲游岩廊。——郝經《唐十臣像歌》

葛衣

用葛布製成的夏衣。《韓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唐 韓翃 《田倉曹東亭夏夜飲得春字》詩:“葛衣香有露,羅幕靜無塵。” 宋 陸游 《夜出偏門還三山》詩:“水風吹葛衣,草露溼芒履。”

翱翔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飛行或盤旋

展翅翱翔於兩三千米高空的雄鷹,一下子就能發現地面上寬廣範圍內的一隻小兔或小雞。——《眼睛與仿生學》

湖海

(1).湖泊與海洋。《南齊書·王敬則傳》:“ 會 土邊帶湖海,民丁無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韋應物 《登重玄寺閣》詩:“山川表明麗,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統志·應天府·形勝》:“ 長江 千里,險過湯池,外連 江 淮 ,內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頎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詩:“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萊 書。”《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人雖在湖海飄零,自信有此絶藝,不甘輕配凡女。” 郁達夫 《乘車赴東京過天龍川橋》詩:“十年湖海題詩客,依舊青衫過此橋。”

(4).指浪跡江湖,不與朝政。 清 陳濟生 《懷友》詩:“頗憶 元龍 久湖海,近來風雅復何如?”

言歸

(1).回歸。言,助詞。《詩·周南·葛覃》:“言告師氏,言告言歸。”一說為我歸。 毛 傳:“言,我也。” 唐 道宣 《續高僧傳·譯經四·玄奘》:“ 奘 少離桑梓,白首言歸,訪問親故,零落殆盡。” 清 萬壽祺 《答武進劉十》詩:“亂瘼何畤已?言歸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詩:“泊泊歲將暮,言歸尚未能。”

(2).《詩·周南·葛覃》有“言告言歸”之句,因以“言歸”指《詩·葛覃》篇。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放隊》:“羽觴湛湛,方陳《既醉》之詩,鼉鼓淵淵,復奏‘言歸’之曲。”

陳鎰名句,奉和劉伯溫員外漫興詩韻並自述一十五首·其五名句

詩詞推薦

  • 十月九日初謁衛真太清宮二首

    晁補之宋代〕虛庭下拜初形肅,秘殿瞻容更魄驚。何必囊函窺至妙,始知塵垢負平生。
  • 浣溪沙·百畝中庭半是苔

    王安石宋代〕百畝中庭半是苔。門前白道水縈迴。愛閒能有幾人來。小院迴廊春寂寂,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
    鶴骨清癯稱葛衣,翱翔湖海未言歸 詩詞名句
  • 右軍得示帖贊

    岳珂宋代〕淳古有真味,不特見於結子。茲帖之名得示,縱摹倣於唐世,隱然猶有西晉之遺意。彼昌黎者,或肆譏議。謂以俗
  • 祁縣夜坐

    王崇慶明代〕歲暮寒仍急,長歌乘晚風。荒涼憐小縣,真率愛山童。積雪明殘柳,衰顏嘆轉蓬。旅懷不可寐,徙倚畫廊東。
  • 胡得唯索寫近詩

    方岳宋代〕生涯未辦闊疏酒,書冊相攜檢點梅。過眼事真如墮甑,向人口合且銜枚。昨窺古鏡十分瘦,病起晴窗一硯埃。舉世
    鶴骨清癯稱葛衣,翱翔湖海未言歸 詩詞名句
  • 夏夜

    王邦畿明代〕入夏苦炎熱,神昏體氣疲。忽然臨素月,動我無窮思。清影垂楊下,涼風靜夜時。無人共幽賞,天際渺何期。
  • 頌十玄談演教

    釋印肅宋代〕後談空有眾皆捐,字字無空透色鮮。八萬法門從此入,如今喚作老婆禪。
    鶴骨清癯稱葛衣,翱翔湖海未言歸 詩詞名句
  • 酒邊見燒各賦一體

    董嗣杲宋代〕淮山燒色起,陰剝應期約。開闢界限定,蠹根不藉钁。焦枯燼無蹤,艷陽春有腳。爆烈狐兔竄,驚迫魍魎爍。尖危
  • 北海題渚宮

    竇儼宋代〕紀南南望水城寬,水色天光混一般。大抵江鄉足詩景,詠吟如把畫圖看。
    鶴骨清癯稱葛衣,翱翔湖海未言歸 詩詞名句
  • 水碓

    乾隆清代〕漩澓溪流繞村曲,村人引水舂新谷。何必機心鄙桔槔,且喜西成中上熟。比櫛長莖碩穗垂,場中仍有滯與遺。秋社
鶴骨清癯稱葛衣,翱翔湖海未言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