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賢的《聽琴》
全文:
銀河耿耿月華涼,有客坐對琴一張。
金徽玉軫聯輝光,拂髯舉指彈清商。
漆園春夢蝶飛揚,花底嗈嗈雙鳳凰。
碧霄嘹唳孤鶴翔,四壁唧唧鳴寒螿。
嗚咽流泉出澗忙,萬壑爽籟發笙簧。
古戍悲角曉帶霜,洞庭秋漲波茫茫。
巴峽驚湍激石礓,突然鐵騎鳴刀槍。
長堤柳絮隨顛狂,珠林石鼎沸蘭湯。
雪花六出紛呈祥,平沙雁落滿江鄉。
喧啾百鳥忽軒昂,下流奔急見飛航。
高峰瀑布千尺強,雷電交作雨霈霶。
挺然松竹共蒼蒼,壯哉不屈百鍊鋼。
引雛江燕語危檣,梧桐飄葉墮銀床。
幽谷叢蘭自芬芳,八鸞雲漢聲鏘鏘。
離騷忠憤志堪傷,孤臣孽子意相將。
在陳絕糧興慨慷,演易羑里憂思長。
肅然環佩步岩廊,關關鳩鳥在洲傍。
觸目感雉飛來雙,慟回命短沾衣裳。
英雄蓋世歸劍芒,三命益恭走循牆。
聖謨洋洋嘉言彰,虞廷賡歌際明良。
千載遺音幸不亡,豈雲冰炭置人腸。
棲鸞之桐出嶧陽,法象天地圓與方。
昔聞孔子學師襄,杏壇函丈日徜徉。
爨下焦尾聲琅琅,知音爭似蔡中郎。
正聲感我塵慮忘,藹然和氣在中央。
煩君為我收錦囊,來日還銷一瓣香。
參考注釋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遺音
(1).謂留下聲音。 宋 蘇軾 《雷州》詩之三:“終日數椽間,但聞鳥遺音。” 宋 陳師道 《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並涉穎》之二:“路暗鳥遺音,江清魚弄姿。”
(2).指留下的聲音。 宋 秦觀 《韓樞密夫人輓詞》之一:“舊像瞻揄闕,遺音想佩環。” 清 塗大酉 《雜詩》:“飛鴻遲遲來,掉入青煙路。遺音落風中,適與歌聲過。”
(3).不絕之餘音。形容音樂或詩歌極其美好。《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十:“簫管有遺音, 梁王 安在哉。” 宋 蘇軾 《送俞節推》詩:“ 吳興 有君子,淡如朱絲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遺音。” 明 唐龍 《<大復集>序》:“凡得若干首,洋洋纚纚,一唱一嘆而有遺音焉。”
(4).前代留傳下來的音樂。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情舒放而遠覽,接 軒轅 之遺音。” 戴明揚 注引 梁章鉅 曰:“ 黃帝 使 伶倫 截竹,樂律起於 黃帝 ,故云‘接 軒轅 之遺音’。” 唐 陳季 《湘靈鼓瑟》詩:“遺音如可賞,試奏為君聽。” 郭沫若 《今昔集·釣*魚*台訪古》:“ 翰笙 ( 陽翰笙 )言: 花苗 人甚憂抑,其音樂亦甚淒涼……我聽了這話,聯想到《楚辭》,《楚辭》的悲抑或不無 苗 民的遺音吧?”
(5).哀聲。《易·小過》“飛鳥遺之音” 唐 孔穎達 疏:“遺,失也。鳥之失聲,必是窮迫未得安處。《論語》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故知遺音即哀聲也。” 唐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遺音和 蜀 魄,易簀對 巴 猿。”
(6).死者生前所說的話。《文選·潘岳<悼亡詩>之二》:“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 李善 註:“《左氏傳》: 晉 穆嬴 曰:今君雖終,言猶在耳。”《文選·盧諶<贈劉琨一首並書>詩》:“疇曩伊何,逝者彌踈,溫溫恭人,慎終如初。覽彼遺音,恤此窮孤。” 李善 註:“遺音,謂 諶 父之言也。” 明 李東陽 《明故資政大夫諡文僖董公墓志銘》:“比有哭子之戚,公屢致弔慰,訃至之後,蓋猶有遺音焉。”
(7).留下音信。 唐 劉禹錫 《傷往賦》:“ 龍門 風霜苦,別鶴哀鳴夜銜羽; 吳江 波浪深,雌劍一去無遺音。”
冰炭
冰和火炭(兩相矛盾)。比喻互不相容的事物
關係惡化成冰炭一般
李賢名句,聽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