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慍薰風拂面涼,藕花極目送清香

張毣 《題東湖二首(原註:有碑在堂壁上。)·其一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毣的《題東湖二首(原註:有碑在堂壁上。)·其一》

全文:
解慍薰風拂面涼,藕花極目送清香
三千宮女青羅蓋,都作酡顏酒暈妝。

張毣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解慍

消除怨怒。語出《孔子家語·辯樂解》:“昔者 舜 彈五絃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唐 張九齡 《恩賜樂遊園宴應制》詩:“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 清 袁枚 《答某明府書》:“足下解慍處甚多,其速往可也。” 何啟 胡禮恆 《新政論議》:“公平布則郅治可期,有阜財解慍之風,無敢怒難言之隱也。”

薰風

(1).和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呂氏春秋·有始》:“東南曰薰風。”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獨酌》詩:“薰風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東陽 《天津八景》詩之四:“層軒南向坐薰風,極目平疇遠近同。” 陳毅 《紀念寧滬解放十周年》詩:“解放 寧 滬 吾道東,大軍整肅勝薰風。”

(2).相傳 舜 唱《南風歌》,有“南風之薰兮”句,見《孔子家語·辯樂》。後因以“薰風”指《南風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 有虞 繼作,政阜民暇,‘薰風’詩於元後,‘爛雲’歌於列臣。” 宋 蘇軾 《東陽水樂亭》詩:“鏗然澗谷含宮徵,節奏未伐君獨喜。不須寫入薰風弦,縱有此聲無此耳。”

藕花

荷花

興盡晚歸舟,誤入藕花深處。——宋· 李清照《漱玉詞·如夢令》

目送

用目光送別離去的人或物

清香

清淡的香味

則有荷葉之清香。——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張毣名句,題東湖二首(原註:有碑在堂壁上。)·其一名句

詩詞推薦

  • 言懷

    曹松唐代〕出山不得意,謁帝值戈鋋。豈料為文日,翻成用武年。
  • 話別秦六郎

    袁崇煥明代〕海鱷波鯨夜不啾,故人談劍剡溪頭。言深夜半猶疑晝,酒冷涼生始覺秋。水國芙蓉低睡月,江湄楊柳軟維舟。自憐
  • 郡齋即事二首

    曾鞏宋代〕畫戟森門寵誤蒙,從來田舍一衰翁。囷倉穰穰逢康歲,閭里恂恂有古風。{左日右間}氏宿奸投海外,伏生新學始
  • 七言再詠

    石元規宋代〕醉倒尚夸雲液美,吟看尤覺羽毛輕。松軒悵望情何限,竹檻留連興愈清。水草遠含青翠色,野花仍吐細微英。風來
    解慍薰風拂面涼,藕花極目送清香 詩詞名句
  • 未試即事雜書率用秋日同文館為首句三首

    鄧忠臣宋代〕秋日同文館,人間景自長。重簾朝氣入,嘉木午陰涼。朝市喧聊避,山林興未忘。頻添繞爐水,還與試香方。
  • 送別袁公四詩

    孫應時宋代〕南風一夜漲痕吹,江岫排空送袞衣。萬里直愁知己遠,百年長恨此公稀。眼看蜀柂沙邊起,心逐吳雲峽外飛。流水
  • 歸興

    陸游宋代〕古道迢迢人跡稀,羸驂欹帽遠村歸。正看日暮羊牛下,又見月明烏鵲飛。僧院疏鍾出林岫,漁家微火耿窗扉。閒遊
  • 過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蘇曼殊〔近現代〕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 無端狂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似冰。
    解慍薰風拂面涼,藕花極目送清香 詩詞名句
  • 叨叨令·溪邊小徑舟橫渡

    佚名元代〕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雲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
    解慍薰風拂面涼,藕花極目送清香 詩詞名句
  • 和題蓮花壁間

    趙希逢宋代〕亂雲翠擁千層蓋,拳落時聽雨打聲。長笛隔江吹晚霽,水光月色兩分明。
    解慍薰風拂面涼,藕花極目送清香 詩詞名句
解慍薰風拂面涼,藕花極目送清香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