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首夏御園》
全文:
愛景隨時致弗同,花蹊綠意漸贏紅。
餞春落盡謝家雪,既雨無妨庾氏風。
撥剌魚游翻碧沼,間關鳥語出金籠。
萬幾有暇資何遣,考訂書林正不窮。
參考注釋
撥剌
(1).不正貌。謂琴弦壓軫,聲音走調。《淮南子·修務訓》:“琴或撥剌枉橈。” 高誘 註:“撥剌,不正也。”
(2).張弓貌。《後漢書·張衡傳》:“彎威弧之撥剌兮,射 嶓冢 之封狼。” 李賢 註:“撥剌,張弓貌也。”撥,《文選·張衡<思玄賦>》作“拔”。
(3).亦作“ 撥喇 ”。象聲詞。 唐 顧況 《李供奉彈箜篌歌》:“腕頭花落舞製裂,手下鳥驚飛撥剌。”《西遊記》第二一回:“ 靈吉菩薩 將飛龍寳杖丟將下來,不知念了些甚么咒語,卻是一條八爪金龍,撥喇的輪開兩爪,一把抓住妖精,提著頭,兩三捽,捽在山石崖邊,現了本相。”
(4).魚尾撥水聲。喻魚疾游。 唐 李邕 《國清寺碑序》:“暢撥剌以掉尾,恣噞喁而鼓腮。” 唐 杜甫 《漫成一絕》:“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宋 馬純 《陶朱新錄》:“一邊鱗肉與骨皆無,獨其首全,與二魚並游水中,但其游差緩,不復有揚鬣撥剌之勢。”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於子游》:“秀才亦不知大王何人,送至鷁首,躍身入水,撥剌而去,乃知為魚妖也。”
間關
象聲詞。形容宛轉的鳥鳴聲
間關鶯語。——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鳥語
(1).鳥鳴聲。《後漢書·蔡邕傳》:“昔 伯翳 綜聲於鳥語, 葛盧 辯音於鳴牛。” 宋 梅堯臣 《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君今山郡日無事,靜聽鳥語如交爭。”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二十七日》:“湖畔綠草如茵,林木參天,時聞清脆的鳥語。”
(2).指難懂的言語。古代多指四夷、外國之語。《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論》:“則緩耳雕腳之倫,獸居鳥語之類,莫不舉種盡落。”
乾隆名句,首夏御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