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直道飢花鳥,寧知袞職思華藻

石寶送靜學先生南還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石寶的《送靜學先生南還》

全文:
文星夜半屬紫薇,北門學士江南歸。
江頭新水漾輕舸,清嘯裂空雲不飛。
壯遊絕勝窺禹穴,錦袍不獨誇漁磯。
憂深廊廟見顏色,歷盡世味忘甘肥。
鐘山直道飢花鳥,寧知袞職思華藻
鉅筆明教賦兩都,安車又見迎三老。
龍門賤士言非夸,海內文章公大家。
公方鵬運擊千里,賤士望洋真井蛙。
他日龍泉如可用,雷生爭敢負張華。

石寶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鐘山

(1).山名。在 昆倉 西北。一說即 崑崙 。其地多產美玉。《呂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純乎其若 鐘山 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淮南子·俶真訓》:“譬若 鐘山 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 高誘 註:“ 崑崙 也。”《楚辭·嚴忌<哀時命>》:“願至 崑崙 之 懸圃 兮,采 鐘山 之玉英。” 王逸 註:“ 鐘山 ,在 崑崙山 西北。”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絃以 園客 之絲,徽以 鐘山 之玉。”

(2).神話傳說中的山名。地處極北,為苦寒之地。《山海經·海外北經》:“ 鐘山 之神,名曰 燭陰 ,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 袁珂 校註:“ 鐘山 以其不見日,故常寒,此《大招》之所謂‘魂乎無北,北有 寒山 , 逴龍 ( 燭龍 )艷只’之‘寒山’也。” 唐 楊炯 《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 燭龍 晝夜於 鐘山 ,鵬雲南北於溟海。”

(3).山名。即 紫金山 。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東北。 三國 吳 孫權 避祖諱,更名 蔣山 。至 宋 復名 鐘山 。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 王荊公 退居 鐘山 ,切切以 呂吉甫 為恨。” 清 陳維崧 《醉太平·江口醉後作》詞:“ 鐘山 後湖, 長乾 夜烏。”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開築,北起 九原 (今 內蒙古 包頭市 西北),南至 雲陽 (今 陝西 淳化 西北),是聯結 關中 平原與 河套 地區的主要通道。《史記·蒙恬列傳論》:“吾適北邊,自 直道 歸,行觀 蒙恬 所為 秦 築 長城 亭障,塹山堙谷,通 直道 ,固輕百姓力矣。”《新民晚報》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來是一條專供軍隊大規模進攻的寬闊大道……全長一千四百里。由於是‘直道’,因此遇山開山,遇溝填溝,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張衡傳》:“帝上 太行 ,開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書·太祖紀》:“車駕將北還,發卒萬人治直道。”

(3).猶正道。指確當的道理、準則。《禮記·雜記》:“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韓非子·三守》:“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而忠直日疏。” 唐 呂岩 《促拍滿路花》詞:“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難。”《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嘆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終不可行!’”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花鳥

以花和鳥為主題的一種中國畫

花鳥派

袞職

(1).古代指帝王的職事。亦借指帝王。《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 仲山甫 補之。” 鄭玄 箋:“袞職者,不敢斥王之言也。王之職有闕輙能補之者, 仲山甫 也。” 孔穎達 疏:“袞職,實王職也。” 漢 桓寬 《鹽鐵論·險固》:“故 仲山甫 補袞職之闕, 蒙公 築 長城 之固,所以備寇難而折衝萬里之外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袞職有闕,羣下屬望。”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謀吳》:“極目烽煙爛不收,袞職慚何補。” 周詠 《感懷》詩之六:“缺來袞職誰縫補,話到娥眉有諑謡。”一說,指袞衣。 清 俞樾 《群經平議·毛詩四》“袞職有闕”:“《箋》以‘袞職’連文,恐非經意也。職乃語詞,當讀為識……識亦猶適也。‘袞識有闕’者,袞適有闕也。蓋詩人本借袞以寓王,闕乃袞衣之闕,而非服袞衣者之職事,若以袞職連文,則詩人之語妙全失矣。”參閱 楊樹達 《積微居國小述林·詩袞職有闕解》。

(2).古代指三公的職位。亦借指三公。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 弘農 楊公 , 東海 陳公 ,每在袞職,群僚賀之。”《三國志·魏志·崔林傳》:“﹝ 崔林 ﹞誠台輔之妙器,袞職之良才也。” 唐 明皇 《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珍字》詩:“集賢招袞職,論道命台臣。”

華藻

(1).華麗的藻飾。《文選·曹植<七啟>》:“步光之劍,華藻繁縟。” 李善 註:“藻,文采也。” 唐 司空圖 《成均諷》:“炫華藻之新裝,捧重霄之寳器。”

(2).特指車上的彩飾。《後漢書·南匈奴傳》:“詔賜單于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緺綬、安車羽蓋、華藻駕駟。”

(3).指有彩飾之車。 明 吳承恩 《贈宗萬湖令江山》詩:“冠裳換巾袍,動止有華藻。”

(4).華麗的辭藻。 宋 陸游 《上殿札子》之二:“太平既久,日趨於文,放而不還,末流愈遠,浮虛失實,華藻害道。” 清 李慈銘 《書凌氏廷堪<校禮堂集>中<書唐文粹文後>文後》:“流及 六朝 ,愈尚華藻,波靡遞下,乃有風雲月露之譏。”

(5).猶華光;光芒。 漢 揚雄 《法言·淵騫》:“明星皓皓,華藻之力也歟?” 李軌 註:“星雖皓皓有華藻,然非能自顯耀也。”

石寶名句,送靜學先生南還名句

詩詞推薦

  • 留別周參政詩二首

    趙蕃宋代〕故意還叨累十觴,諸家所歷信逾常。黃塵倦馬久非地,野水白鷗終是鄉。勾漏不惟兼採藥,長沙更欲訪沉湘。憑虛
    鐘山直道飢花鳥,寧知袞職思華藻 詩詞名句
  • 寄李起居四韻

    杜牧唐代〕楚女梅簪白雪姿,前溪碧水凍醪時。雲罍心凸知難捧,鳳管簧寒不受吹。南國劍眸能盼眄,侍臣香袖愛僛垂。自憐
  • 謝東庵方處士惠荔枝並詩

    陳宓宋代〕肺熱仍當六月間,文園多病正求安。何人乞與黃金掌,玉屑清秋露作團。
    鐘山直道飢花鳥,寧知袞職思華藻 詩詞名句
  • 白水山

    王栐宋代〕高空重素練,界斷碧山紋。雪浪沖天下,風濤帶霧分。烏尖峰頂水,驢跡嶺頭雲。幾欲乘槎訪,星河沒夕曛。
  • 送臧夢符秀才歸

    彭汝礪宋代〕匹馬騑騑冒曉征,故人惜別涕雙零。青雲器業方千里,窮巷生涯獨一經。節目已疏非杞棘,源流不竭即滄溟。餘閒
  • 登硤山寺閣

    朱祚明代〕翠微樓閣與雲齊,石磴盤迴路不迷。幽鳥忽鳴深樹里,好山還在曲欄西。聞歌水調滄洲近,入望平原落照低。老衲
  • 江上一首

    王阮宋代〕虜馬秋來健,天儂水底藏。荻花江面冷,草色岩頭荒。揚子真天險,淮南盡日忙。邊隅今夜甲,吾原莫飛霜。
    鐘山直道飢花鳥,寧知袞職思華藻 詩詞名句
  • 左藏南庫西廡下紙合負暄戲題

    楊萬里宋代〕水衡仙客住冰天,雪囓風餐更禁菸。不是移來小陽穀,老夫凍折兩詩肩。
  • 吉州第八十二

    文天祥宋代〕戚戚去故里,我生苦飄零。回身視綠野,但見西嶺青。
    鐘山直道飢花鳥,寧知袞職思華藻 詩詞名句
  • 挽趙子固左司

    孫應時宋代〕曾上郎官直,中徉宰掾高。丹衷耿天日,外物等絲毫。內養神方壯,前知數莫逃。阜陵人物舊,江漢日滔肖。
    鐘山直道飢花鳥,寧知袞職思華藻 詩詞名句
鐘山直道飢花鳥,寧知袞職思華藻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