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證師聖可桐虛齋》
全文:
吾聞嶧山桐,猗猗排秀乾。
棲鸞宿鳳信所奇,眾木紛紛何足算。
嗚呼,天相彼質,復虛彼心。
故其聲之隱也無閡,其動也無留。
有叩而鳴,體佚而休。
嘉上人之妙齡兮,無適俗之卑韻。
剛有擬於斯桐兮,廓中虛以受訓。
異速成之朝榮兮,培益厚而日敏。
悼像末之寥寥兮,蹇吾道之不振。
續芳塵於祖席兮,他日非桐虛上人者而復誰何哉。
參考注釋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中虛
(1).指胸腔。《荀子·天論》:“心居中虛,以治五官。” 楊倞 註:“心居於中空虛之地。” 梁啟雄 釋:“指人體上的胸腔。”
(2).指心。《子華子·北宮子仕》:“夫人之中虛也,不得其所欲則疑,得其所不欲則惑;疑惑載於中虛,則荊棘生矣。” 宋 蘇軾 《讀道藏》詩:“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虛。”
(3).裡面空虛。《鶡冠子·學問》:“中虛外博,雖博必虛。” 晉 傅鹹 《琵琶賦序》:“觀其器,中虛外實,天地之象也。”
(4).猶虛心。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是故 曾點 終於狂而不實,而 曾參 信道之後,遂能以中虛而不易終身之定守者,則夫子來歸而後得斯人也。”
(5).中氣虛弱。 唐 韓愈 《病中贈張十八》詩:“中虛得暴下,避冷臥北窗。”
受訓
接受培訓、訓練
教練組成立以後,小隊里評議讓他到組裡受訓。——《套不住的手》
釋道潛名句,證師聖可桐虛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