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殿堅持禁戒,三門近得休歇

釋清遠偈頌一一二首·其十四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清遠的《偈頌一一二首·其十四》

全文:
露柱多年出家,燈籠久已落髮。
佛殿堅持禁戒,三門近得休歇
大事本來平等無著,清涼滿月度盡草木,叢林一似陽和齊發。

釋清遠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佛殿

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唐 張讀 《宣室志》卷二:“ 豐樂里 開業寺 有神人足跡甚長,自寺外門至佛殿。”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 紅娘 ,俺去佛殿上耍去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范祠鳥》:“ 長白山 醴泉寺 ,即 范文正公 讀書處,祠在佛殿東偏。” 鄭振鐸 《西行書簡·雲崗》:“第一窟通稱為大佛殿。”

堅持

堅決保持住或進行下去

堅持己見

禁戒

(1).戒備。《後漢書·百官志二》:“尉主闕門兵,禁戒非常。”

(2).亦作“ 禁誡 ”。指佛教的禁條戒律。《百喻經·子死欲置家中喻》:“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護明珠,不使缺落。”《百喻經·就樓磨刀喻》:“猶如愚人,毀破禁戒,多取錢財,以用修福。”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宣律 禁誡堅苦,焚修精潔。”

三門

(1).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三門。《周禮·考工記·匠人》:“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 鄭玄 註:“天子十二門,通十二子。” 孫詒讓 正義:“雲‘天子十二門’者,四旁各三門,總十二門。”

(2).古代諸侯宮殿有三門:庫門、雉門、路門。《禮記·明堂位》“天子應門” 漢 鄭玄 註:“天子五門:皋、庫、雉、應、路。 魯 有庫、雉、路,則諸侯三門與!” 孔穎達 疏:“此經有庫門、雉門,又《檀弓》云:‘ 魯莊公 之喪,既葬,而絰不入庫門。’ 定 二年‘雉門災’。是 魯 有庫、雉,則又有路門,可知 魯 既有三門,則餘諸侯亦有三門。”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廟位昭穆》引 敖繼公 曰:“諸侯三門庫、雉,路。則庫門為大門,左宗廟,右社稷。” 清 龔自珍 《燕昭王求仙台賦》:“重以三門六衢,上輦蓾車,下不通清渠。”

(3).比喻人品形成的三種途徑:禽門、人門、聖門。 漢 揚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門:由於情*欲,入自禽門;由於禮義,入自人門;由於獨智,入自聖門。”

(4).占驗家立休、生、傷、杜、景、死、驚、開為八門。以休、生、開三門為吉,余為凶,故以“三門”指休門、生門、開門,取其吉義。《奇門遁甲·四時通用八門捷法》:“凡每日出入用事,從開、休、生三門,大吉。”《後漢書·文苑傳·高彪》:“天有太一,五將三門;地有九變,丘陵山川。” 李賢 註:“《太一式》:‘凡舉事皆欲發三門,順五將。’發三門者,開門、休門、生門。” 唐 玄宗 《賜道士鄧紫陽》詩:“《太乙》三門訣, 元君 六甲符。”後世行師臨戰,仿休、生等八門而布陣,三門所指亦同。 南朝 梁簡文帝 《從軍行》:“三門應遁甲,五壘學神兵。” 唐 楊炯 《昭武校尉曹通神道碑》:“登壇拜將,授鉞行師,開《太乙》之三門,閉《陰符》之六甲。”

(5).指寺院大門。《釋氏要覽·住處》:“凡寺院有開三門者,只有一門亦呼三門者何也?《佛地論》云:‘大宮殿,三解脫門為所入處。大宮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脫門謂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門入也。”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廟應詔》詩:“三門臨 苦縣 ,九井對 靈谿 。” 元 王實甫 《破窯記》第二折:“呀!他在我三門下寫下兩句詩。” 明 何景明 《游洪法寺塔園土山》詩:“三門上岌嶪,玉柱撐雲露。”

(6).泛指大門或外門。《紅樓夢》第五二回:“成年家只在三門外頭混,怪不得不知道我們裡頭的規矩。”

(7).山名。一名 三門山 ,又名 砥柱 。在 河南 陝縣 東北的 黃河 之中。其山有中神門、南鬼門、北人門三門,故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山穿既決,水流疎分,指狀表目,亦謂之 三門 矣。” 唐 黃滔 《融結為河嶽賦》:“ 三門 九曲,競呈昇沒之源; 太華 維 嵩 ,交闢奔衝之路。” 金 王渥 《三門津》詩:“大河 三門 險,神 禹 萬世功。”

休歇

停止。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四:“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後痛吾心兮無休歇。” 唐 高適 《酬李少府》詩:“日夕捧瓊瑤,相思無休歇。”《秦併六國平話》卷上:“怎知世變推遷, 春秋 五伯之後,又有 戰國 七雄,天下龍爭虎戰,干戈塗炭,未肯休歇。” 明 陳繼儒 《念奴嬌·陳定生建遠閣以娛、宮保公寄此題之》詞:“雨驟風僝,狂霾休歇,畢竟青天現。” 葉聖陶 《兒童節》:“ 王大春 説:‘那小叫化倒有恆心,跟了那么些路,還是不肯休歇。’”

釋清遠名句,偈頌一一二首·其十四名句

詩詞推薦

佛殿堅持禁戒,三門近得休歇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