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揚豹尾竿,左靡魚須旃

高啟上之回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高啟的《上之回》

全文:
聖主重行幸,六虬法乾旋。
北巡初避暑,東祠已祈年。
群官從清塵,粲若星麗天。
前揚豹尾竿,左靡魚須旃
瀚海通漢月,蕭關絕胡煙。
願奉千齡樂,皇躬長泰然。

高啟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豹尾

(1).豹的尾巴。《山海經·西山經》:“ 西王母 ,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2).古代將帥旌旗上的飾物。或懸以豹尾,或在旗上畫豹文。《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又聞豹尾已建,戎軒鶩駕,陛下將復勞玉躬,擾掛神思。”《晉書·沉充傳》:“率兵臨發,謂其妻子曰:‘男兒不豎豹尾,終不還也。’” 唐 韓愈 《魏博節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旌節有韜,豹尾神旗,櫜兜戟纛,以長 魏 師。”《宋史·輿服志二》:“ 宋 凡命節度使,有司給門旗二,龍、虎各一,旌一,節一,麾槍二,豹尾二……豹尾,製以赤黃布,畫豹文,並髹槓。”

(3).天子屬車上的飾物,懸於最後一車。後亦用於天子鹵簿儀仗。 漢 蔡邕 《獨斷》下:“ 秦 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也,尚書、御史乘之。最後一車懸豹尾。”《宋書·武帝紀上》:“公親鼓之,賊乃大奔。 超 遁還 廣固 。獲 超 馬、偽輦、玉璽、豹尾等,送於京師。”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詣景靈宮儀仗》:“鹵簿儀仗,有高旗大扇,畫戟長矛,以五色。介冑跨馬之士,或小帽錦繡抹額者……或持竿上懸豹尾者,持短竿者。”

(4).借指天子屬車,即豹尾車。 唐 駱賓王 《王昭君》詩:“斂容辭豹尾,緘怨度龍鱗。” 宋 葉適 《蔡尚書輓詞》:“白首參豹尾,後出夸先登。” 清 張廷璐 《恭和御製秋蒐雜紀*元韻》:“林外琱戈隨豹尾,峰頭黃繖傍龍媒。”參見“ 豹尾車 ”。

(5).舊時陰陽五行家謂旌旗之象。《協紀辨方書·豹尾》引《乾坤寶典》:“豹尾者,亦旌旗之象,常居黃旙對衝。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納奴婢、進六畜及興造,犯之者破財物,損小口。”

(6).比喻樂曲、詩文堅勁有力的結尾部分。 唐 王勃 《乾元殿頌》:“歌呈豹尾,舞進鳶肩。”

魚須

(1).指鯊魚的須。《尚書大傳》卷一下:“東海:魚須、魚目。” 鄭玄 註:“所貢物,魚須,今以為簪。”《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靡魚須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以魚須為旃柄。”《文選·左思<吳都賦>》:“旗魚須,常重光。” 劉良 註:“魚須,魚之髭鬚,以為旗竿。”

(2).代稱笏。 唐 皮日休 《病中書情寄上崔諫議》詩:“馬足歇從殘漏外,魚須拋在亂書中。” 宋 王禹偁 《謝御製重午詩表》:“降鳳閣以光輝,搢魚須而抃舞。” 明 王志堅 《表異錄·棲逸》:“ 徐師川 詩:‘頗知鶴脛緣詩疲,早棄魚須伴我閒。’魚須,笏也。”參見“ 魚須笏 ”。

(1).指鯊魚的須。《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靡魚鬚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一本作“ 魚須 ”。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以魚須為旃柄。” 張銑 註:“魚鬚,竿也。” 唐 張籍 《送海南客歸舊島》詩:“竹船來桂浦,山市賣魚鬚。”參見“ 魚須 ”。

(2).代稱笏。古代大夫所用之笏,因飾以鯊魚的須,故稱。 唐 韋應物 《答秦十四校書》詩:“知掩山扉三十秋,魚鬚翠碧棄床頭。” 宋 王禹偁 《館中春值偶題》詩:“坐聞雞唱皇宮近,睡枕魚鬚白日長。”參見“ 魚須 ”。

高啟名句,上之回名句

詩詞推薦

前揚豹尾竿,左靡魚須旃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