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祭齋居對雨(四月初四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協紀見龍星,將為請雨祭。

仲春雨小降,風乃清明自。

其後雖間零,終讓蓬蓬勢。

邇來日以甚,踴懼旱將致。

三齋始今辰,侵曉雲容萃。

細灑及密霏,自辰達於未。

顒望轉彷徨,實覺欠優被。

傍晚復連纖,渥恩企沾暨。

詩詞問答

問:《雩祭齋居對雨(四月初四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五

2. 四月初四日

參考注釋

龍星

星名。東方蒼龍七宿的統稱。七宿中的任何一宿,也可稱為龍星。《左傳·桓公五年》“龍見而雩” 漢 服虔 註:“龍,角、亢也,謂四月昏龍星體見,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 晉 傅玄 《陽春賦》:“虛心定乎昏中,龍星正乎春辰。”《藝文類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簡文帝 《慈覺寺碑序》:“龍星啟曜,璧月儀天。”

請雨

求雨。《淮南子·泰族訓》:“雩兌而請雨,卜筮而決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伊水》:“ 惠帝 使校尉 陳總 仲元 詣 洛陽 山請雨。”《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九:“我為你飛符上界請雨,已奉上帝命下了。”

春雨

(1).春天的雨。《莊子·外物》:“春雨日時,草木怒生。” 唐 方乾 《水墨松石》詩:“垂地寒雲吞大漠,過 江 春雨入全 吳 。” 明 劉基 《春雨》詩:“春雨和風細細來,園林取次發枯荄。”

(2).用以比喻恩澤。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雲山兩處暌違。”

(3).曲名。 蘇曼殊 《本事詩》:“《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 浙江 潮。”自註:“《春雨》,曲名。”

清明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節日裡人們掃墓和向死者供獻特別祭品

其後

在某時之後

其後,事情仍無起色

蓬蓬

指草木、鬚髮參差不齊或雜亂

邇來

最近以來

侵曉

天色漸明之時;拂曉

顒望

(1).凝望,抬頭呆望。 唐 李赤 《望夫山》詩:“顒望臨碧空,怨情感離別。”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顒望碧天遙,不見春歸路。”

(2).仰望,敬仰地期待。 唐 白居易 《祈皋亭神文》:“若寂寥自居,肸饗無應,長吏虔誠而不答,下民顒望而不知,坐觀田農,使至枯悴。如此,則不獨人之困,亦唯神之羞。”《資治通鑑·唐昭宗景福二年》:“儻實屯軍 鄴下 ,顒望降臨;必欲真決雌雄,願角逐於 常山 之尾。” 胡三省 註:“顒,魚容翻,仰也。”

(3).盼望;等待。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二月》:“某久留軍前,都人顒望,欲乞早歸。”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相發怒》:“朝夕縈掛,只為孩兒多用心。不知月老事如何?為甚冰人沒信音?顒望多時,情緒轉深。”《警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 張二官 顒望回家,將息取樂,因見本婦身子不快,倒戴了個愁帽。”

彷徨

(1) 徘徊,走來走去,不知道往哪裡走好

(2) 猶豫不決

真州逐之城門外,幾彷徨死。——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傍晚

靠近晚上的時候。亦稱“黃昏”

連纖

纖小連續貌。《 * 詞話》第七五回:“正東風料峭,細雨連纖,落紅千萬點,香串懶重添。”

渥恩

深厚的恩澤。 漢 揚雄 《劇秦美新》:“臣 雄 經術淺薄,行能無異,數蒙渥恩,拔擢倫比,與群賢並,媿無以稱職。” 唐 錢起 《和李員外扈駕幸溫泉宮》:“遙羨 枚皋 扈仙蹕,偏承霄漢渥恩濃。” 明 李東陽 《再用韻自述》之一:“新地渥恩慙我負,詞林故事許人傳。”

詩詞推薦

雩祭齋居對雨(四月初四日)原文_雩祭齋居對雨(四月初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