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當的《守凍徐州臘月八日大雪與貳守秦侯及同館生聯句侯許攜酒共賞違期不至遂拾餘韻以賦殘雪凡聯句已用者置不取》
全文:
故國徐城壯,崇台楚騎驍。
豪華雖寂寂,名物尚翹翹。
游士賓王日,群農祭臘朝。
凍流膠舴艋,寒木寄鷦鷯。
三尺冬堪瑞,經旬氣未銷。
太平還有象,景色苦相撩。
發耀因明月,凝威借怒飆。
深藏尋隱曲,厚積上嶕嶢。
陰瓦千塍玉,珍瓷六合窯。
中規仍毀璧,鋈槁尚敷鐐。
向日潛生魄,迎曛頗沃焦。
危峰明帶縞,疏柳弱垂髫。
甸壤疑翻鹵,堂皇訝長硝。
丱銀堅出冶,灰蜃盛塗𨋫。
委壑終含垢,流澌始覺熇。
時和調玉燭,陽律長葭蕭。
秋思抽梁賦,民情慕角招。
休徵自有瑞,純嘏貴能徼。
同樂期重賞,賡歌視不佻。
履穿東郭倩,舄賜尚方喬。
旅館時操翰,華裾每駐鑣。
飲傾金錯落,醉拂錦妖嬈。
逸思翀霄鶴,羈情在鞲雕。
危言能有采,庶不愧芻蕘。
參考注釋
發耀
煥發光輝。 南朝 梁 江淹 《讓太傅揚州牧表》:“皇極不爽,國步斯泰,雖 金 嬀 各政, 姬 華 異治,未有革序變倫而能流英發耀者也。” 唐 柳宗元 《晉問》:“為鏑,為鏃,為鍭……當空發耀,英精互繞,晃蕩洞射,天氣盡白。” 宋 歐陽修 《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文章發耀兮星日光輝。”
因明
亦稱“因明論”。古代 印度 五明之一。音譯為醯都費陀,意譯為因明。“因”指原因、根據、理由;“明”義為學術。因明即關於邏輯推理的學說,隨佛教傳入 中國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案達羅國》:“昔佛世尊善權導物,以慈悲心,説因明論,綜括妙理,深究微言。 如來 寂滅,大義泯絶。今者, 陳那菩薩 福智悠遠,深達聖旨,因明之論重弘茲日。” 清 龔自珍 《發大心文》:“我生天上,久遠超出因明,內外五明,神明第一。” 章炳麟 《無神論》:“然則神造萬物,亦必被造於他,他又被造於他,此因明所謂‘犯無窮過’者。”
吳當名句,守凍徐州臘月八日大雪與貳守秦侯及同館生聯句侯許攜酒共賞違期不至遂拾餘韻以賦殘雪凡聯句已用者置不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