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北至日方澤禮成述事》
全文:
祭服惟黃即大裘,矩旋方澤結方丘。
權輿觀法遵羲頊,應節陳禋式夏周。
陟降於昭鹹侑食,安貞之吉久蒙庥。
通宵渥雨資長養,斂錫欽敷惠愷流。
參考注釋
祭服
古代祭祀時所穿的禮服。歷代形制有異。《周禮·天官·內宰》:“中春,詔後,帥外內命婦始蠶於北郊,以為祭服。” 賈公彥 疏:“《禮記·祭義》亦云:蠶事既畢,遂朱緑之,玄黃之,以為祭服。此亦當染之以為祭服也。”《詩·豳風·七月》“為公子裳” 毛 傳:“祭服,玄衣纁裳。” 孔穎達 疏:“玄黃之色施於祭服。”《國語·周語上》“ 晉侯 端委以入” 三國 吳 韋昭 註:“説云:‘衣玄端,冠委皃,諸侯祭服也。’”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詣郊壇行禮》:“南設一大幕次,謂之‘大次’,更換祭服,天平冠,二十四旒,青裳龍服,中單朱舃,純玉佩。”
大裘
(1).古時天子祭天的禮服。《周禮·天官·司裘》:“司裘掌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質。”《周禮·春官·司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孔子家語·郊問》:“天子大裘以黼之,被袞象天,乘素車,貴其質也。”
(2).大皮衣。 唐 白居易 《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 洛陽 城。” 清 唐孫華 《哭座主玉峰尚書徐公》詩之三:“大裘百丈遮寒士,修綆千尋援溺人。”
方澤
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壇。因為壇設於澤中,故稱。《廣雅·釋天》:“圓丘大壇,祭天也;方澤大折,祭地也。” 王念孫 疏證引《周禮·春官·大司樂》:“夏日至,於澤中之方邱奏之,若樂八變,則地示皆出,可得而禮矣。”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圓丘方澤,所以享天神地祇。” 宋 蘇軾 《郊祀奏議》:“當郊之歲,以夏至祀地祇於方澤。”《六部成語·禮部》:“方澤:地壇之祭,掘地為方池,貯水以祭,謂之方澤。”
大澤。方,通“ 旁 ”。《文選·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虎嘯山邱。” 張銑 註:“方澤,大澤也。”
方丘
古祭地祇之壇。《晉書·武帝紀》:“並圜丘、方丘於南北郊,二至之祀合於二郊。” 宋 王安石 《議郊祀壇制》:“天陽而動,地陰而靜,故祭於澤中之方丘。”
乾隆名句,北至日方澤禮成述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