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夕舟中坐,有時橋上眠

白居易引泉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引泉》

全文:
一為止足限,二為衰疾牽。
邴罷不因事,陶歸非待年。
歸來蒿洛下,閉戶何蕭然。
靜掃林下地,閒疏池畔泉。
伊流狹似帶,洛石大如拳。
誰教明月下,為我聲濺濺。
竟夕舟中坐,有時橋上眠
何用施屏障,水竹繞床前。

白居易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白居易竟夕舟中坐,有時橋上眠書法作品欣賞
竟夕舟中坐,有時橋上眠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竟夕

終夜;通宵。《後漢書·第五倫傳》:“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 唐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詩:“竟夕瞻光彩,昂頭把白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辭院》:“小弟有許多心事,要為竟夕之談,不知可否?”

中坐

(1).宴會中間。《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中坐,酒酣將出。”《晉書·祖逖傳》:“嘗置酒大會,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將何恨!’”

(2).座中;座間。《文選·江淹<擬顏延之侍宴>詩》:“中坐溢朱組,步櫩簉瓊弁。” 呂延濟 註:“中坐,謂座中也。” 唐 李賀 《申鬍子觱篥歌》:“心事如波濤,中坐時時驚。” 清 納蘭性德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詞:“中坐波濤,眼前冷暖,多少人難語。”

(3).謂放置在當中。 晉 左思 《蜀都賦》:“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賓,金壘中坐,餚槅四陳。”

(4).謂坐在半路上。《文選·江淹<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中坐瞰蜿虹,俛伏視流星。” 呂延濟 註:“中坐,半山坐也。”

指星犯帝座。《史記·天官書》:“月、五星順入,軌道,司其出,所守,天子所誅也。其逆入,若不軌道,以所犯命之;中坐,成形,皆羣下從謀也。”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中坐,犯帝坐也。成形,禍福之形見也。”

有時

(1).有時候。表示間或不定。《周禮·考工記·序》:“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草木有時以生,有時以死。” 唐 張喬 《滕王閣》詩:“疊浪有時有,閒雲無日無。”《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心裡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卻也有時念及,心上有些遣不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遊樂場帶到另一個遊樂場,有時坐下來看一陣,有時站在那裡停一會。”

(2).謂有如願之時。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劉雲 《婕妤怨》詩:“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白居易名句,引泉名句

詩詞推薦

竟夕舟中坐,有時橋上眠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