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王冕的《結交行送武之文》
全文:
江南野人毛髮古,騎牛讀書無一侶。
白眼遙看泰華雲,赤腳冷濯滄浪雨。
長安小兒不足數,論文忽有東平武。
武君胸中氣崢嶸,呼吸雲夢吞滄溟。
筆底春秋決王伯,坐探今古無餘情。
青青揚舟渡淮海,江山秀色遙相待。
雄文卷盡九江碧,新詩寫出廬山翠。
西南五老青未了,倏忽騎雲過蓬島。
脫略不作公子行,隨我騎行踏芳草。
人怪我顏何醜老,自覺無人可同調。
梅花明月柳花雲,獨對青山髮長嘯。
武君過我笑我痴,話言時復投其機。
柴床臥聽夜雨落,草窗坐看秋螢飛。
淒涼飲盡客中味,君知我知誰復知。
今年丙子旱太苦,江南萬里皆焦土。
老羸餓死壯者逃,碩鼠欺人暴如虎。
武君平生多抱負,對此如何可輕舉?武君武君善調護,慎勿輕身學巢許。
秋風昨日吹大荒,草木黃落雁南翔。
浩然歸興不可降,嚴君五馬一馬黃。
大兄亦受七品郎,況是遷官歸故鄉。
可知閭里生輝光,我窮衣袖露兩肘。
回視囊蓖無一有,送君不勸陽關酒。
長歌但折江上柳,丈夫有志當自持。
不須重此生別離,淚不為此生別滋。
天南天北同襟期,明年平原芳草綠。
試弓好射銜花鹿,有懷若問山陰竹,中天亦有南飛鵠。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脫略
(1) 放任;不拘束
(2) 輕慢,不以為意
脫略細行,不為流俗之事。——《晉書·謝尚傳》
脫略公卿,跌宕文史。——江淹《恨賦》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註:“不作,聖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註:“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公子
古代稱諸侯的兒子或女兒,後來稱豪門世家的兒子,也用來尊稱別人的兒子
大公子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行踏
行走,走動。《宣和遺事》前集:“賤妾 平康 潑妓,豈是天子行踏去處?” 元 張養浩 《雁兒落兼得勝令》曲:“我愛山無價,看時行踏,雲山也愛咱。” 明 湯顯祖 《邯鄲記·入夢》:“俺這朱門下,窮酸恁的無高下,敢來行踏!”《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春情》:“ 金奴 在家清閒不慣, 八老 又去招引舊時主顧,一般來走動。那幾家隣舍初然只曉得 吳山 行踏,次後見往來不絶,方曉得是個大做的。”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王冕名句,結交行送武之文名句
名句推薦
壁上榴皮在何處,遊人空指沈庵書
孫唐卿《榴皮題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