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公度的《賀呂守用中》
全文:
紫帽山顛秋色高,刺桐城頭風怒號。
乾坤沖融忽異態,千里和氣生旌旄。
昂星之精來瑞世,要令致主唐虞際。
骨相誕鍾嵩岳靈,風流不泯磻溪裔。
懷香握蘭今幾春,瑣闥畫省曾彌綸。
他年攬轡探禹穴,平反所活凡千人。
南土分憂寬主顧,棠陰好在來何暮。
儒風鬱郁蜀文翁,德量汪汪黃叔度。
相種由來多山車,蟬聯八葉屬我公。
百年耆舊歌里,萬里可指顧中。
聲名合沓蓋九州,人物中興第一流。
風雲變化固有待,蒼虬寧許池中留。
青衫腐儒趨幕府,香火祝公如衛武。
夾輔皇家不計年,長將朽質入陶甄。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儒風
儒家的傳統、風尚。《南齊書·陸澄傳》:“今若不大弘儒風,則無所立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華實所附,斟酌經辭,蓋歷政講聚,故漸靡儒風者也。” 唐 韓愈 《奉酬天平馬十二僕射見寄之作》:“威令加 徐 土,儒風被 魯 邦。”
鬱郁
(1) 生長茂盛
鬱鬱蔥蔥
(2) 形容憂傷苦悶
鬱鬱不樂
文翁
漢 廬江 舒 人。 景帝 末,為 蜀 郡守,“仁愛好教化”,在 成都 市中起學官,入學者免除徭役,成績優者為郡縣吏,每出巡視,“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 蜀 郡自是文風大振,教化大興。見《漢書·文翁傳》。後世用為稱頌循吏的典故。《隸釋·漢李翕析里橋郙閣頌》:“僉曰大平兮, 文翁 復存。” 唐 杜甫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但見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廣 不封侯。” 宋 范仲淹 《和并州鄭宣徽見寄》:“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 文翁 。” 清 姜埰 《雜詠》:“思 吳 失 張翰 ,化 蜀 愧 文翁 。”
德量
道德涵養和氣量。《世說新語·雅量》“顧看 簡文 ,穆然清恬”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帝( 簡文 )舉止自若,音顏無變, 溫 每以此稱其德量。”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其為相,務以厚重鎮止浮競,時人稱其德量。” 清 《過錫山贈郭夔一》詩:“至人恢德量,涵納不可窮。”
汪汪
(1) 形容眼淚盈眶
淚汪汪的
(2) 深廣的樣子;廣闊的樣子;水充盈的樣子
汪汪的湖面
(3) 犬吠聲音
叔度
(1). 漢 黃憲 字。 叔度 品學超群,尤以氣量廣遠著稱。 康有為 《贈陳鎮南編修兄》:“ 叔度 自遠量, 曼容 ( 漢 邴丹 的字)善知足。”
(2). 漢 廉范 字。 范 為名將 廉頗 的後代。《後漢書·廉范傳》:“ 建初 中,遷 蜀 郡太守……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而更相隱蔽,燒者日屬。 范 乃毀削先令,但嚴使儲水而已。百姓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絝。’”後用以讚頌為百姓謀福利的官員。 唐 劉禹錫 《令孤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 孔璋 舊檄家家有, 叔度 新歌處處聽。” 明 何景明 《寄贈張方伯》詩:“行人尚聞歌 叔度 ,童子猶思迎 細侯 。”
黃公度名句,賀呂守用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