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今偃仰九龍間,吾欲從茲事耕稼

納蘭性德送蓀友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送蓀友》

全文:
人生何如不相識,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無別恨橫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橫門驪歌淚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墮,此時君亦應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無成已如此。
平生縱有英雄血,無由一濺荊江水。
荊江日落陣雲低,橫戈躍馬今何時。
忽憶去年風月夜,與君展卷論王霸。
君今偃仰九龍間,吾欲從茲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風未落如朝霞。
君如載酒須盡醉,醉來不復思天涯。

納蘭性德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納蘭性德君今偃仰九龍間,吾欲從茲事耕稼書法作品欣賞
君今偃仰九龍間,吾欲從茲事耕稼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偃仰

俯仰。比喻隨世俗沉浮或進退

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詩·小雅·北山》

與時遷徙,與世偃仰。——《荀子·非相》

偃仰嘯歌,冥然兀坐(嘯歌:長嘯或吟唱)。——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偃仰僵仆。——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九龍

(1).稱以九龍為飾之物。古有“龍生九子”之說,因以為飾而示祥瑞。《文選·張衡<東京賦>》:“ 九龍 之內,寔曰嘉德。” 薛綜 註:“ 九龍 ,本 周 時殿名也。門上有三銅柱,柱有三龍相糺繞,故曰九龍。”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之一:“ 吳 師破九龍,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註:“九龍,《淮南子·泰族訓》:‘ 闔閭 伐 楚 ……破九龍之鐘。’” 唐太宗 《詠燭》詩之二:“九龍蟠燄動,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龍燭。如:九龍帳;九龍冠;九龍輿。

(2).傳說中神仙駕御的神獸。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雲笈七籤》卷九八:“寶蓋連輿,命駕御九龍。”

(3).傳說中治水的九條龍。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龍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災。”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龍下,治此 江 漢 安。”

(4).對一門九子的美稱。《北齊書·王昕傳》:“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學識有風訓,生九子,並風流藴藉,世號 王氏 九龍。”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氏族類·九龍》:“ 後魏 崔子瑜 、 子樞 等九人號九龍。” 唐 楊炯 《宴人楊八宅序》:“一門九龍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緒秩。”

(5).稱 漢文帝 的九匹良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馬》:“ 文帝 自 代 還,有良馬九匹……號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龍。”參見“ 九逸 ”。

(6).鞭炮的一種。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水火》:“《宛署記》又有名九龍入雲。即炮仗之九條龍也。”

從茲

猶從此。 唐 杜甫 《為農》詩:“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四遊記·猴王得仙賜姓》:“自從 盤古 破鴻濛,開闢從茲清濁辨。” 清 孫枝蔚 《張孝子詩》:“乞棺殮主長哀號,從茲孝烈聞 通城 。”

耕稼

泛指種莊稼。《孟子·公孫丑上》:“﹝ 舜 ﹞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漢書·循吏傳·召信臣》:“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歸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 宋 曾鞏 《請擇將益兵札子》:“古者兵出於農,故三時耕稼,一時閲武。”

納蘭性德名句,送蓀友名句

詩詞推薦

君今偃仰九龍間,吾欲從茲事耕稼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