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過木櫪觀》
全文:
石壁高千尺,微蹤遠欲無。
飛檐如劍寺,古柏似仙都。
許子嘗高遁,行舟悔不迂。
斬蛟聞猛烈,提劍想崎嶇。
寂寞棺猶在,修崇世已愚。
隱居人不識,化去俗爭吁。
洞府煙霞遠,人間爪發枯。
飄飄乘倒景,誰復顧遺軀。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居人
住在家裡的人;居民
巷無居人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化去
(1).謂飛昇成仙。語本《楚辭·遠遊》:“與化去而不見兮,名聲著而日延。” 王夫之 通釋:“與化去者,蛻形而往,所謂屍解也。”《史記·孝武本紀》:“居久之, 李少君 病死。天子以為化去不死也,而使 黃錘 史寬舒 受其方。”
(2).指死亡。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十:“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宋 蘇軾 《戲子由並次慎長老韻五首序》:“ 慎 欣然亦作一絶,送客出門,歸入室,趺坐化去。”《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宋敦 又復身到蘆蓆邊,看那老僧,果然化去,不覺雙眼垂淚。” 清 陳孟楷 《湘煙小錄·香畹樓憶語》:“今聞 彩雲 化去,不覺清淚彌襟。”
(3).變化逝去。 宋 司馬光 《謝胡學文惠水牛圖二卷》詩:“神物恐化去,立召風雨怪。”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此神物也,終當化去,不若還我。”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卷二:“檢其簏,得公所書‘虎’字,凡三紙。因移至別室,視之,已化去矣。”
蘇軾名句,過木櫪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