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籀的《維摩詰一首》
全文:
杯杓何人執其咎,脅脅卑卑十年臭。
邂逅瓊枝解渴心,京洛豈嘗開豆蔻。
博山瀋水燒春晝,採英擷萼春風手。
九回蠆卷紆餘秀,尺六仙圍楚宮瘦。
痴狂無限熱肝脾,盛詫櫻桃比垂柳。
槁木寒灰不二門,禪功道力何妍陋。
參考注釋
槁木
已經死亡乾枯的樹木,形容毫無生氣
心如槁木
但令心似蓮花潔,何必身將槁木齊。——五代蜀· 貫休《山居詩》
寒灰
(1).猶死灰。物質完全燃燒後留剩的灰燼。《三國志·魏志·劉廙傳》:“揚湯止沸,使不燋爛,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 金 元好問 《甲午除夜》詩:“暗中人事忽推遷,坐守寒灰望復燃。”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煨著暈紅的燼餘的炭火,用它最後的生命在向人輸溫送暖。”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對人生已無任何追求的心情。 五代 齊己 《答無願上人書》詩:“ 鄭生 驅蹇 峴山 迴,傳得 安公 好信來。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疊慰寒灰。” 宋 陸游 《餘年四十六入峽忽復二十三年感懷賦長句》:“已把痴頑敵憂患,不勞團扇念寒灰。” 明 唐順之 《與尚仰山巡按書》:“況今縗絰纔終,哀魂未返,兼之年過五十,老醜盡見,寒灰槁木,久甘不齒於人羣;束帶整冠,豈宜再塵於仕路。”
(3).指屍體或棺槨年久朽爛化成的泥土。 唐 李白 《古風》之三:“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八:“昔時 閩 越 王,宮闕列高臺。今日重泉下,玉槨化寒灰。”
(4).謙辭。謂己無用。 唐中宗 陸景初 等《十月誕辰內殿宴群臣效柏梁體聯句》:“帝歌難續仰昭回,微臣捧日變寒灰。” 唐 楊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張儀樓》:“遠山標宿雪,末席本寒灰。陪賞今為忝,臨歡敢訴杯。”
(5).指葭灰。古人燒葦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節候。某一節候至,相應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飛出。 唐 元稹 《春六十韻》:“節應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積雪,已漸少迴風。”
不二門
同“ 不二法門 ”。 唐 姚合 《寄不疑上人》詩:“是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 清 姚鼐 《正月晦日期應宿同游浮山》詩:“異哉不二門,兼紹洞山統。”
道力
因修道而得之功力。 南朝 梁元帝 《香爐銘》:“蘇合氤氳,非煙若雲,時穠更薄,乍聚還分,火微難盡,風長易聞,孰雲道力,慈悲所薰。” 唐 呂岩 《敲爻歌》:“得者須由道力人,道力人,真散漢。” 宋 惠洪 《二十日偶書》詩之二:“臨事無疑知道力,讀書有味覺身閒。” 清 洪昇 《長生殿·覓魂》:“思重見,憑著咱道力無邊,特地把神通顯。”亦指一般的修養功夫。 梁啓超 《新民說》十:“制之有節,行之有恆,實為人生品格第一大事,善觀人者每於此覘道力焉。”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然而我的師父究竟道力高深,他不說戒律,不談教理,只在當天大清早,叫了我的三師兄去。”
蘇籀名句,維摩詰一首名句
名句推薦
晨書暝寫細評論,詩律傷嚴敢市恩
錢鍾書《赴鄂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