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睦州桐江

作者:彭汝礪 朝代:宋代

夜泊睦州桐江原文

一水連銀漢,千山擁古城。

客乘清夜息,舟倚碧溪橫。

皓月危峰影,清風細浪聲。

嘔啞殊俗語,慘澹異鄉情。

途旅淹時月,羈窮獨弟兄。

剛腸雙古劍,盪跡一流萍。

道路人皆厭,風波我亦驚。

胡為甘險阻,所得喜豪英。

俗眼無相笑,吾非逐利名。

詩詞問答

問:夜泊睦州桐江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夜泊睦州桐江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夜泊睦州桐江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詞韻第十一部

參考注釋

銀漢

見“銀河”

銀漢橫空

千山

(1).極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 宋 王安石 《古松》詩:“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2).山名。在今 遼寧省 西南部,為 長白山 的支脈。上有 月芽 、 缽盂 、 筆架 等十餘峰。奇峰迭聳,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稱。參閱《嘉慶一統志·奉天府·山川》。

清夜

清靜的夜晚。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詩:“懷人同不寐,清夜起論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內閣大臣,尤循常襲故,旅進旅退於唯唯諾諾之間,清夜捫心,其能 * 乎?”

碧溪

亦作“ 碧谿 ”。綠色的溪流。 唐 杜甫 《園》詩:“碧溪搖艇闊,朱果爛枝繁。” 唐 湯洙 《登雲梯》詩:“謝客常游處,層巒枕碧溪。” 前蜀 韋莊 《鄠杜舊居》詩之二:“一徑尋村渡碧谿,稻花香宅水千畦。” 宋 蘇軾 《虔州八境圖》詩之四:“薄暮漁樵人去盡,碧溪青嶂繞 螺亭 。”

皓月

猶明月。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長歌。” 唐 李白 《友人會宿》詩:“良宵宜清談,皓月未能寢。” 宋 柳永 《傾杯樂》詞:“皓月初圓,暮雲飄散,分明夜色如晴晝。”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陰,早皓月穿窗,使行雲易飛。” 巴金 《滅亡》第二十章:“一輪明鏡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動。”

危峰

高峻的山峰。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傍危峰,立禪室,臨浚流,列僧房。” 唐 白行簡 《貢院樓北新栽小松》詩:“移根依厚地,委質別危峰。” 清 曹寅 《赴淮舟行雜詩》之十二:“危峰如卓繖,百里望龍潭。”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細浪

微小的波紋。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詩:“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金 元好問 《梁園春》詩之二:“暖入金溝細浪添, 津橋 楊柳緑纖纖。” 毛 * 《長征》詩:“ 五嶺 逶迤騰細浪, 烏蒙 磅礴走泥丸。”

嘔啞

形容聲音嘈雜

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唐· 杜牧《阿房宮賦》

嘔啞嘲哳難為聽。——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殊俗

(1).風俗、習俗不同。《<詩>大序》:“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晏子春秋·問上十八》:“古者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五方殊俗,同事異號。” 胡惠生 《南遊吟》:“蠻語生鄉感,殊俗惹客愁。”

(2).指風俗不同的遠方。 漢 賈誼 《過秦論上》:“ 始皇 既沒,餘威振於殊俗。” 唐 岑參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時封公兼鴻臚卿》詩:“坐參殊俗語,樂雜異方聲。” 宋 陳與義 《舟行遣興》詩:“殊俗問津言語異,長年為客路歧難。”

(3).異於流俗。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今空語同知有達人而無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內不失正。”《宋書·郭啟玄傳》:“身死之日,妻子凍餒,志操殊俗,良可哀悼。”

慘澹

(1) 光線暗淡

愁雲慘澹萬里凝。——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慘澹的月光,照射著雪地上的血跡

(2) 艱苦地;苦費心力地

慘澹經營

(3) 悲慘淒涼

慘澹人生

鄉情

對故鄉家鄉的思念感情

淹時

移時;經過了一段時間。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洲渚既淹時,風波子行遲。”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今上在西忽有一洲自生,沙流迴薄,成不淹時,其後未幾,龍飛 江 漢 矣。” 宋 岳珂 《愧郯錄·魚袋》:“則改魚為龜,正 武后 革命時事,而 中宗 反正,不俟淹時即復其制。”

窮獨

孤獨無依。《尹文子·大道下》:“窮獨貧賤,治世之所共矜,亂世之所共侮。”《晉書·魏舒傳》:“ 舒 告老之年,處窮獨之苦。” 唐 白居易 《祭弟文》:“吾竟無兒,窮獨而已。” 宋 蘇軾 《與循守周文之書》之二:“ 海州 窮獨,見人即喜,況君佳士乎?”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親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間的稱呼

剛腸

指剛直的氣質。《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剛腸嫉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 張銑 註:“剛腸,謂彊志也。” 唐 白居易 《哭孔戡》詩:“平生剛腸內,直氣歸其間。” 清 秋瑾 《吊吳烈士樾》詩:“ 皖 中志士名 吳樾 ,百鍊剛腸如火熱。”

流萍

(1).漂蕩的浮萍。 唐 楊炯 《浮漚賦》:“觸流萍而欲散,礙浮芥而還連。”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三:“苦竹垂檐難結實,流萍隨水欲生根。”

(2).常比喻漂泊無定的人生。 宋 蘇軾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詩:“赤子視萬類,流萍閲人寰。” 明 李贄 《詠古》:“今日若論真得失,此身曾是一流萍。” 清 顧炎武 《五十初度時在昌平》詩:“居然濩落念無成,隙駟流萍度此生。”

路人

(1) 行人,過路人

(2) 路遇的陌生人,比喻不相干的人

視若路人

風波

(1) 風和波浪。比喻生活或命運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變遷

世路風波

惹出風波

(2) 亂子;糾紛

風波迭起

胡為

何為,為什麼。《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註:“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後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雲》:“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於胡為,於是畸形怪相,遂瀰漫於畫苑。”

險阻

道路險惡難行,不易通過

這一段山路真是險阻難行

所得

指所獲得的東西

所得無幾

豪英

(1).指豪傑英雄。《戰國策·齊策六》:“內牧百姓,循撫其心,振窮補不足,布德於民;外懷 戎 翟 、天下之賢士,陰結諸侯之雄俊豪英。” 唐 李白 《鄴中贈王大》詩:“投軀寄天下,長嘯尋豪英。” 明 吳易 《威寧伯王襄敏公越》詩:“豁達籠豪英,出沒神鬼眩。” 陳毅 《中秋》詩:“明月當頭思遠舉,豪英滿座飲長虹。”

(2).形容才能出眾。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觀德》:“至德以受命,豪英高明之人輻輳歸之。”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二折:“據文學比 溫嶠 更聰明, 溫嶠 怎及他豪英?”

俗眼

(1).淺薄勢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2).借指淺薄、勢利的庸俗人。 宋 梅堯臣 《吳沖卿鼓契》詩:“時移世異不改易,俗眼厭舊君前非。” 清 黃景仁 《題可堂印譜》:“吁嗟俗眼多,曲説中肝肺。”

(3).塵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諸伶競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

(4).指一般人的眼睛。《花城》1981年第1期:“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愛上了物理學,開始用他那對敏銳、機靈的大眼睛去探索俗眼看不到的基本粒子。”

無相

(1).無人扶助。《左傳·僖公十五年》:“《歸妹》之《睽》,猶無相也。” 杜預 註:“《歸妹》,女嫁之卦;《睽》,乖離之象,故曰無相。相,助也。” 陸德明 釋文:“相,息亮反。”《禮記·仲尼燕居》:“治國而無禮,譬猶瞽之無相與!” 孔穎達 疏:“相,謂扶相。”

(2).佛教語。與“有相”相對。指擺脫世俗之有相認識所得之真如實相。 南朝 梁 蕭統 《和梁武帝游鍾山大愛敬寺詩》:“神心鑒無相,仁化育有為。” 唐 姚合 《過欽上人院》詩:“有相無相身,惟師説始真。”

(3).沒有福相。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九:“父母無相,惟生六女,無有一男。”

逐利

(1).求取好處。《呂氏春秋·介立》:“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脣乾嗌,日夜思之,猶未之能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信 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 趙 空壁逐利。”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朋交日凋謝,存者逐利移。”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曹瑋》:“虜聞 瑋 逐利行遲,師又不整,遽還兵來襲。”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原君》:“ 漢高帝 所謂‘某業所就,孰與 仲 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於辭矣。”

(2).追逐利潤。特指經商。《史記·平準書》:“商賈以幣之變,多積貨逐利。” 閩 徐夤 《偶書》詩:“市門逐利終身飽,谷口躬耕盡日飢。”《資治通鑑·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 張九齡 請不禁鑄錢,三月,庚辰,敕百官議之。 裴耀卿 等皆曰:‘一啟此門,恐小人棄農逐利,而濫惡更甚。’”

詩詞推薦

夜泊睦州桐江原文_夜泊睦州桐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