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夜雨(五月初七日)》
全文:
三壇祈雨遣藩常,來復將過重舉忙。
虔禱天神一子帝,分承祗歲兩兒王。
已躬齋請寸衷肅,達旦澍施尺澤霶。
麥隴回蘇原可望,先期四日種之芒。
參考注釋
祈雨
因久旱而求神降雨。古稱雩祀。《晉書·禮志上》:“ 武帝 鹹寧 二年春分,久旱……五月庚午,始祈雨於社稷山川,六月戊子,獲澍雨。”《太平廣記》卷三四二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趙叔牙》:“通狀祈雨,期三日雨足。”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卷上:“ 信州 懷玉山 有畫羅漢,郡中每迎請祈雨。”
來復
(1).往還,去而復來。語見《易·復》,謂陽氣經七日已由剝盡而開始復生。後因以稱陽氣始生。《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操 ( 曹操 )笑曰:‘冬至一陽生,來復之時,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十一月·時品》:“欣一陽之來復,遂萬有以萌生。”
(2).一星期是七天,舊時因又稱一周為一來復,星期日為來復日。
(3).回復,回來。 唐 李復言 《續幽怪錄·蘇州客》:“客曰:‘吾攜過嶺,方敢來復。’”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三:“母親!我童心已完全來復了。”
(4).來回反覆,一遍又一遍。 蕭紅 《生死場》一二:“她不再理睬一下那些紙片,丟在腳下來復的亂踏。”
(5).英文rifle的譯音。指炮筒、槍管中的來複線。即膛線。 嚴復 《救亡決論》:“不知曲綫力學之理,則無以盡炮準來復之用。”
過重
(1)
(2) 超過規定、需要或常規所要求或允許的重量
超重加費
(3) 過大或難以負擔的重量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現象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乾隆名句,夜雨(五月初七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