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五月初七日)原文
三壇祈雨遣藩常,來復將過重舉忙。
虔禱天神一子帝,分承祗歲兩兒王。
已躬齋請寸衷肅,達旦澍施尺澤霶。
麥隴回蘇原可望,先期四日種之芒。
詩詞問答
問:夜雨(五月初七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夜雨(五月初七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夜雨(五月初七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十二
2. 五月初七日
參考注釋
祈雨
因久旱而求神降雨。古稱雩祀。《晉書·禮志上》:“ 武帝 鹹寧 二年春分,久旱……五月庚午,始祈雨於社稷山川,六月戊子,獲澍雨。”《太平廣記》卷三四二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趙叔牙》:“通狀祈雨,期三日雨足。”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卷上:“ 信州 懷玉山 有畫羅漢,郡中每迎請祈雨。”
來復
(1).往還,去而復來。語見《易·復》,謂陽氣經七日已由剝盡而開始復生。後因以稱陽氣始生。《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操 ( 曹操 )笑曰:‘冬至一陽生,來復之時,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十一月·時品》:“欣一陽之來復,遂萬有以萌生。”
(2).一星期是七天,舊時因又稱一周為一來復,星期日為來復日。
(3).回復,回來。 唐 李復言 《續幽怪錄·蘇州客》:“客曰:‘吾攜過嶺,方敢來復。’”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三:“母親!我童心已完全來復了。”
(4).來回反覆,一遍又一遍。 蕭紅 《生死場》一二:“她不再理睬一下那些紙片,丟在腳下來復的亂踏。”
(5).英文rifle的譯音。指炮筒、槍管中的來複線。即膛線。 嚴復 《救亡決論》:“不知曲綫力學之理,則無以盡炮準來復之用。”
過重
(1)
(2) 超過規定、需要或常規所要求或允許的重量
超重加費
(3) 過大或難以負擔的重量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現象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天神
(1).指天上諸神,包括主宰宇宙之神及主司日月、星辰、風雨、生命等神。《淮南子·天文訓》:“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 清 惲敬 《文昌宮碑陰錄》:“其合乎天神、地祇、人鬼之典法者……百世不廢者也。”
(2).泛指神仙。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上藥令人身安命延,昇為天神。”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三·嶗山道士》:“從窗隙中見天神數百輩。”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 三仙姑 是后庄 於福 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頂著紅布搖搖擺擺裝扮天神。”
寸衷
(1).指心。 明 葉憲祖 《鸞鎞記·仗俠》:“我寸衷匪石,肯容輕轉。”
(2).微小的心意。 清 薛福成 《分別教案治本治標之計疏》:“耿耿寸衷,略抒愚悃。” 郭沫若 《金環吟》:“慰勞寄前綫,欲以表寸衷。”
達旦
整整一夜;直到天明
他通宵達旦地工作
尺澤
(1).小池。《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李善 註:“尺澤,言小也。” 唐 柳宗元 《詔追赴都迴寄零陵親故》詩:“每憶纖鱗游尺澤,翻愁弱羽上丹霄。” 清 黃鷟來 《詠史》之一:“尺澤擬昆海,培塿忘 華 嵩 。”
(2).針灸穴位名。位於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素問·至真要大論》:“尺澤絶,死不治。” 王冰 註:“尺澤在肘內廉大紋中,動脈應手,肺之氣也。”《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手部主病針灸要穴歌》:“尺澤主刺肺諸疾,絞腸痧痛鎖喉風,傷寒熱病汗不解,兼刺小兒急慢風。”
麥隴
亦作“ 麥壟 ”。 1.麥田。 南朝 宋 王僧達 《答顏延年》詩:“麥壟多秀色,楊園流好音。” 唐 李白 《贈徐安宜》詩:“川光浄麥隴,日色明桑枝。” 宋 歐陽修 《山齋戲書絕句》之一:“蜜脾未滿蜂採花,麥壠已深鳩喚雨。”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詩:“當我寫這詩篇的時候,綠色的麥壟還在向天邊延伸。”
(2).麥田中的小路。 應修人 《麥隴上》:“伊只這么著,走在朝陽影里的麥隴上。”
回蘇
猶復甦。 清 鄭燮 《私刑惡》詩:“遊魂蕩漾不得死,宛轉迴甦天地黑。”
可望
(1) 有希望;可以盼望
(2) 能夠望見
先期
(1) 在預定的某個日期以前
代表團的部分團員已先期到達
(2) 在事情發生或進行之前;規定的日數
日種
佛教故事。傳說 大茅草王 無子,出家成王仙,被獵師之箭所誤傷,其血滴地,生出二甘蔗。甘蔗經日炙成熟,剖莖,一莖蔗出男童一人,另一莖蔗出女童一人。相師言此男童在甘蔗里經日炙熟而出,故名為“日種”,立以為王。女童長大後,納為王第一妃。見《佛本行經·賢劫王種品下》。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夜雨(五月初七日)原文_夜雨(五月初七日)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