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送張頡仲舉知奉新》
全文:
故人為邑士多稱,繇賦寬賒獄訟平。
老吏閉門無重糈,荒山開隴有新粳。
方揮玉麈日邊坐,又結銅章天外行。
此去料君歸不久,挾材如此即名卿。
參考注釋
人為
(1) 人造成
一種人為的裝飾品
(2) 人去乾、做
事在人為
士多
方言。英文store的音譯。商店;雜貨店。
繇賦
(1).徭役和賦稅。繇,通“ 徭 ”。《漢書·景帝紀》:“不受獻,減太官,省繇賦,欲天下務農蠶,素有畜積,以備災害。”《宋書·明帝紀》:“頻罹兵革,繇賦未休。” 宋 王安石 《送張頡仲舉知奉新》詩:“故人為邑士多稱,繇賦寬賒獄訟平。”
(2). 明 代賦稅之一。 明 沉榜 《宛署雜記·繇賦》:“賦分二等:曰正賦……曰繇賦,即各衙門人役雜費,奉文例於地畝徵派。”
寬賒
猶寬緩;寬容。 唐 李白 《秦女休行》:“金雞忽放赦,大辟得寬賒。”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石學士鹽》:“ 石曼卿 , 王氏 婿也,以館職通判 海州 ,官滿載私鹽兩船至 壽春 ,託知州 王子野 貨之。時禁網寬賒, 曼卿 亦不為人所忌,於是市中公然賣學士鹽。”
獄訟
(1).訟事;訟案。《周禮·地官·大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教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聽而斷之,其附於刑者歸於士。” 鄭玄 註:“爭罪曰獄,爭財曰訟。” 賈公彥 疏:“獄訟相對,故獄為爭罪,訟為爭財。若獄訟不相對,則爭財亦為獄。”《漢書·兒寬傳》:“ 寬 既治民。勸農業,緩刑罰,理獄訟,卑體下士,務在於得人心。” 宋 蘇舜欽 《論五事》:“臣竊見州縣之吏,多是狡惡之人……或獄訟未具,遂停鞫劾,賦稅起納,無人催驅。” 清 方苞 《<周官>辨偽二》:“每見甿庶之家,嫠者改適,猜釁叢生,變詐百出,由是而成獄訟者十四三焉。”
(2).訴訟。《史記·五帝本紀》:“諸侯朝覲者不之 丹朱 而之 舜 ,獄訟者不之 丹朱 而之 舜 ,謳歌者不謳歌 丹朱 而謳歌 舜 。” 晉 劉琨 《勸進表》:“謳歌者無不吟詠徽猷,獄訟者無不思於聖德。”
(3).指訴訟者。 晉 陸機 《答賈長淵》詩:“獄訟違 魏 ,謳歌適 晉 。” 金 元好問 《擬賀登寶位表》:“聖神文武,克享皇天之心,獄訟謳歌,皆曰吾君之子。”
王安石名句,送張頡仲舉知奉新名句
名句推薦
守介難投餌,呈祥類躍舟
高應乾《白鶴梁觀石魚》
詩詞推薦
![故人為邑士多稱,繇賦寬賒獄訟平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