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使君特被徵書起,匹馬遙從貴竹來。
山鬼揶揄誰見笑,銀青訊息自相催。
由來得喪皆天命,謾道青黃是木災。
傲雪蒼松饒晚翠,倚雲紅杏任先開。
從今妙手宜醫國,自古明君不負才。
卻笑生成同雨露,未應蹤跡尚蒿萊。
行當考績朝京闕,便擬乘風問粵台。
白髮慈親歡菽水,此情應不換三台。
詩詞問答
問:《次蕭文明見寄韻(時蕭自鎮寧赴衢州別駕)·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灰韻
2. 時蕭自鎮寧赴衢州別駕
參考注釋
使君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樂府詩集·陌上桑》
徵書
1.古代記載災異徵兆的緯書。《後漢書·千乘貞王伉傳》:“初,迎立 靈帝 ,道路流言 悝 恨不得立,欲鈔徵書。”
2.指徵召或徵調的文書。《後漢書·郎顗傳》:“聞徵書到,夜縣印綬於縣廷而遁去。”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汝父昔罷 豫章 ,徵書朝發夕至。” 唐 白居易 《策林三·議井田阡陌》:“於是生業相固,食力相濟,其出財征也不待徵書而已平矣。” 明 劉基 《送李子庚之金陵》詩:“也知使者徵書急,莫厭輕舟出郭頻。”
匹馬
一匹馬。後常指單身一人。《儀禮·覲禮》:“奉束帛,匹馬卓上,九馬隨之。”《後漢書·南匈奴傳論》:“龍駕帝服,鳴鐘傳鼓於 清渭 之上,南面而朝單于, 朔 、 易 無復匹馬之蹤,六十餘年矣。” 唐 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詩之三:“短衣匹馬隨 李廣 ,看射猛虎終殘年。” 宋 陸游 《訴衷情》詞:“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 梁州 。”《花月痕》第四七回:“ 李稷如 匹馬捉狗頭, 顏卓然 單刀盟倭目。”
鬼揶揄
晉 羅友 為 桓溫 下屬,未受重用,同僚中有被任為郡守者, 桓溫 設宴歡送, 羅友 很遲才到會, 桓 問其故, 友 答道:“民性飲道嗜味,昨奉教旨,乃是首旦出門,於中路逢一鬼,大見揶揄,云:‘我只見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見人送汝作郡?’民始怖終慚,回還以解,不覺成淹緩之罪。”見《世說新語·任誕》“ 襄陽 羅友 有大韻”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後因以“鬼揶揄”為仕途坎坷之典。 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時遭人指點,數被鬼揶揄。”
見笑
(1) 被別人笑話(多用作謙辭)
唱得不好,見笑了
(2) 笑話
我不會講話,您可別見笑
銀青
見“ 銀印青綬 ”。
訊息
(1) 情況報導
訊息靈通人士
(2) 音信
杳無訊息
自相
相互。《後漢書·黨錮傳·范滂》:“君為人臣,不惟忠國,而造部黨,自相褒舉,評論朝廷,虛構無端,諸所謀結,並欲何為?”《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兩承差自相商議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黃山日記》:“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盡也。”
(1).親自察看。《三國志·吳志·薛綜傳》:“自臣昔客始至之時, 珠崖 除州縣嫁聚,皆須八月引戶,人民集會之時,男女自相可適,乃為夫妻,父母不能止。”
(2).佛教語。指事物各自外現的形象特徵。與“共相”相對。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見》:“﹝物﹞無畢同,故有自相;無畢異,故有共相。”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見》:“浮屠之言曰:從一青計之,以是青為自相,以凡青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為自相,以赤、白、黃、紫為共相,顯色同也。以顯色為自相,以聲、香、味、觸為共相,色聚同也。”參見“ 共相 ”。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得喪
(1).猶得失。指名利的得到與失去。《莊子·田子方》:“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韓詩外傳》卷四:“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喪,士不言通財貨,不賈於道。” 宋 梅堯臣 《村墅閒居》詩:“古來得喪何須問,世上榮枯只等閒。” 清 劉大櫆 《難言三》:“人之有窮通得喪,天也。”參見“ 得失 ”。
(2).偏指失。指喪失名利。 宋 蘇舜欽 《答馬永書》:“謂予不以得喪累其所守,不為怨憤不懌之詞。”參見“ 得失 ”。
天命
(1) 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們的命運
樂夫天命復奚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雖曰天命。——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2) 自然的規律、法則
(3) 人的自然壽命;天年
謾道
休說;別說。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六:“文章謾道能吞鳳,杯酒何曾解喫魚。” 宋 晏殊 《破陣子》詞:“謾道秦箏有剩絃,何曾為細傳?”《再生緣》第六回:“謾道聖明天子怒,況兼是,老師怎樣嫁門生?”
青黃
(1).青色和黃色。《楚辭·九章·橘頌》:“緑葉素榮,紛其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王逸 註:“言橘葉青,其實黃,雜糅俱盛,爛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東郊》詩:“水墨依林寺,青黃負郭田。”
(2).又指黃中帶青。形容不健康的臉色。 張天翼 《仇恨》:“每張青黃的臉上沒了先前的興奮。”
(3).泛指色彩。 漢 王充 《論衡·別通》:“人目不見青黃曰盲,耳不聞宮商曰聾,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凡摛表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 宋 蘇舜欽 《上執政啟》:“匠者得溝中之斷木,飾以青黃。”
(4).謂用彩色加以修飾。語出《莊子·天地》:“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願為材。犧尊青黃,乃木之災。” 宋 蘇軾 《謝中書舍人啟》:“溝中不願於青黃,爨下無心於宮徵。”
(5).指四時之樂。《漢書·禮樂志》:“靈安留,吟青黃。” 顏師古 註:“青黃,謂四時之樂也。”
(6).猶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偏是咱學校朝堂,混賢奸不問青黃。”
木災
(1).謂以為料製做器皿是木的不幸。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願為材。犧尊青黃,乃木之災。” 金 元好問 《蒲桃酒賦》:“吾然後知珪璋玉毀,青黃木災。”
(2).謂浪用木材以雕版印書。猶言禍棗災梨。 明 李贄 《與焦從吾》:“如《解老》等,祗宜欲覽者各抄一冊,不宜為木災也。”
晚翠
(1).謂植物經冬而蒼翠不變。 南朝 梁 周興嗣 《千字文》:“竹橘晚翠,蜂蝶爭驕。” 宋 范質 《誡兒侄八百字》詩:“遲遲澗畔松,鬱鬱含晚翠。”
(2).日暮時蒼翠的景色。 唐 高蟾 《金陵晚眺》詩:“曾伴浮雲歸晚翠,旋陪落日泛秋聲。” 前蜀 韋莊 《春雲》詩:“春雲春水兩溶溶,倚郭樓臺晚翠濃。”
倚雲
靠著雲。形容極高。 唐 宋之問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詩:“梵音迎漏徹,空樂倚雲聽。” 唐 高蟾 《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詩:“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宋 梅堯臣 《和張簿寧國山門六題·碧雲洞》:“誰將萬古倚雲劍,刺破蒼石天窗開。”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 郭應祥 《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 《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妙手
技能高超的人
醫國
(1).謂為國除患祛弊。《國語·晉語八》:“上醫醫國,其次疾人。” 宋 蘇軾 《端午帖子詞·太皇太后閣之四》:“願儲醫國三年艾,不作沉 湘 《九辯》文。” 明 唐寅 《秦樓月·謝醫》詞:“刀圭信手就囊拈,能事在醫人醫國。”
(2).指醫術高明。《西遊記》第六八回:“高徒既不知醫,他怎肯揭我榜文,教寡人親迎?斷然有醫國之能也。” 清 錢謙益 《贈建昌痔醫黃岐彬》詩:“瘍醫本是天官屬,醫國方須肘後傳。”
自古
(1).從古以來。《詩·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宋 歐陽修 《定風波》詞:“任是好花須落去,自古。”
(2).泛指從前。 清 劉大櫆 《送張福清序》:“昔在自古, 閩 粵 不齒於上國。”
明君
(1).賢明的君主。《左傳·成公二年》:“大夫為政,猶以眾克,況明君而善用其眾乎?”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還應雪 漢 恥,持此報明君。” 明 劉基 《擬連珠》之六八:“去奢尚儉,明君所以弭邪侈。”
(2).舞名。 宋 樂史 《綠珠傳》:“ 緑珠 能吹笛,又善舞《明君》。”
負才
(1).仗恃才學。《南史·宋南平穆王鑠傳》:“ 鑠 為人負才狡競,每與兄弟計度藝能。” 唐 李觀 《趙壹碑》:“ 漢陽 趙壹 ,字 元叔 ,出 漢靈帝 之世,慨然卓異,士之傑者,負才不檢細行,為州里所擯陷。” 清 郭嵩燾 《魏默深先生<古微堂詩集>序》:“蓋先生之心,平視 唐 宋 以來作者,負才以與之角。”
(2).懷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征安南》:“﹝ 林希元 ﹞故名士,從卿寺外謫,負才不得志。”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五節:“他( 李賀 )負才不遇,非常輕佻傲慢,看在眼中的文人極少。”
生成
(1) 產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經歷漫長的歲月
(2) 生來就如此
他生成討人喜歡
(3) 撫養
父母生成大恩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澤
未應
(1).猶不須。 宋 王安石 《評定試卷》詩:“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回首顧張羅。” 宋 陸游 《遣興》詩:“老去可憐風味在,未應山海混漁樵。”
(2).猶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園吟》:“ 東山 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宋 張綱 《臨江仙》詞:“年方強仕未應遲。高風輕借便,一鶚看橫飛。”
(3).猶不曾。 唐 李白 《關山月》詩:“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唐 王維 《聽宮鶯》詩:“遊子未應返,為此始思鄉。” 宋 蔡伸 《念奴嬌》詞:“雲浪鱗鱗,蘭舟泛泛,共載一輪月。五湖當日,未應此段奇絶。”
(4).不應當。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四:“晨興步庭除,足弱幾不持;論年未應爾,胡為遽如斯?”
蹤跡
行動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不留蹤跡
詭蹤跡。——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蒿萊
(1).野草;雜草。《韓詩外傳》卷一:“ 原憲 居 魯 ,環堵之室,茨以蒿萊。”《後漢書·獨行傳·向栩》:“﹝ 向栩 ﹞及到官,略不視文書,舍中生蒿萊。” 唐 杜甫 《夏日嘆》詩:“萬人尚流冗,舉目惟蒿萊。” 魯迅 《集外集·<無題>詩》:“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2).草野。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一:“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 唐 岑參 《送杜佐下第歸陸渾別業》詩:“還須及秋賦,莫即隱蒿萊。” 黃侃 《效庾子山<詠懷>》:“我本蒿萊人,焉能知治亂?”
行當
(1) 行業。指百工技藝所做的職業
每個行當都有傑出人物
(2) 戲曲演員專業分工的類別,主要根據角色類型來劃分,如京劇的生、旦、淨、醜
考績
考核工作成績
朝京
猶入京,赴京。 宋 劉辰翁 《憶秦娥》詞:“燒燈節,朝京道上風和雪。風和雪,江山如舊,朝京人絶。” 元 費唐臣 《貶黃州》楔子:“聞知大人朝京,老夫同太守大人特具一酌奉餞。”
乘風
順風;憑藉風力
乘風向法國駛去
白髮
白頭髮
白髮誰家翁媼。——辛棄疾《清平樂》
慈親
慈愛的父母。《呂氏春秋·慎大》:“ 湯 立為天子, 夏 民大説,如得慈親。”後多指母親。 唐 聶夷中 《遊子行》:“慈親倚門望,不見萱草花。” 清 魏源 《接家書喜舍弟歸自江南》詩:“汝侍慈親側,吾侍嚴親行。”
菽水
豆與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語出《禮記·檀弓下》:“ 子路 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 孔子 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後常以“菽水”指晚輩對長輩的供養。 宋 陸游 《湖堤暮歸》詩:“俗孝家家供菽水,農勤處處築陂塘。”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入則孝,出則弟,怎離白髮之雙親?到不如盡菽水之歡,甘齏鹽之分。” 郁達夫 《再游高莊偶感續成》詩:“只愁母老羣兒幼,菽水蒲編供不周。”
三台
(1).古代天子有靈台、時台、囿台,合稱三台。《初學記》卷二四引 漢 許慎 《五經異義》:“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
(2). 漢 因 秦 制,以尚書為中台,御史為憲台,謁者為外台,合稱三台。《後漢書·袁紹傳》:“坐召三臺,專制朝政。” 李賢 注引《晉書》:“ 漢 官,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是謂三臺。” 宋 司馬光 《贈太子太傅康靖李公輓詞》:“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
(3).指 三國 魏 曹操 所建 銅雀台 、 金虎台 、 冰井台 。故址在今 河北 臨漳縣 三台村 。《文選·左思<魏都賦>》:“飛陛方輦而徑西,三臺列峙以崢嶸。” 張載 註:“ 銅爵園 西有三臺,中央有 銅爵臺 ,南則 金虎臺 ,北則 冰井臺 。”後 北齊 文帝 在舊基上加以擴建,改 銅爵 曰 金鳳 , 金虎 曰 聖應 , 冰井 曰 崇光 。見《北史·齊紀中》。 唐 孟雲卿 《鄴城懷古》詩:“三臺竟寂寞,萬事良難固。”
(4).曲調名。《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五·三台詞序》:“ 劉禹錫 《嘉話録》曰:‘三臺送酒,蓋因 北齊 高洋 毀 銅雀臺 ,築三個臺,宮人拍手呼上臺送酒,因名其曲為《三臺》。’” 唐 王建 《江南三台詞》:“朝愁暮愁郎老,百年幾度《三臺》。”
(1).星名。《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開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為司命,主壽。次二星曰中台,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曰下台,為司祿,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二折:“望 黃河 一股兒渾流派,高衝九曜,遠映三台。”
(2).喻三公。《後漢書·楊震傳》:“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 唐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詩:“三台冀入夢,四岳尚分憂。”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座,位列三台,日轉千堦,頭直上打一輪皁蓋,那其間誰敢道我負薪來。”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葉夢兆三台之尊,入朝肅五坊之樂。”參見“ 三公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一門深掩得閒權,純白遺風要獨全林逋《城中書事》
- 射策志何遠,闔棺人共疑
- 秋風柁樓底,短髮不禁搔張蘊《顧逕》
- 客里謾牢落,天涯多故人釋智愚《頌古一百首》
- 妙句忽從天上落,千花從此總無香
- 向來江南北,二年能幾書陳造《別俞君任通判三首》
- 萬頃煙霞真伴侶,猿鶴老,水風清長筌子《江神子令》
- 華燈的皪明金碧王之望《菩薩蠻》
- 擺落塵埃步入山,與僧相對浹旬間王阮《入山遇雨宿開先寺二首》
- 芳菲那變易,年鬢自蹉跎耿湋《春日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