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辯才東坡道潛倡和詩原文
幻泡昧空色,真夢迷黃邱。
宦學類狂走,爾來三十秋。
齒髮非他時,歲月不我留。
古剎插亂石,蟄龍蟠霞湫。
天人大導師,駐錫今白頭。
安住善護念,晚節非沉浮。
昔嘗同出處,未用相劣優。
權寔分二乘,股肱均九流。
今知攪攪者,詎得逍遙遊。
從茲許禮足,尚可治幽憂。
詩詞問答
問:與辯才東坡道潛倡和詩的作者是誰?答:錢協
問:與辯才東坡道潛倡和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尤韻
2. 《鹹淳臨安志》:龍井延恩衍慶院,在風篁嶺。元豐三年,辯才大師元淨自天竺退休茲山。
參考注釋
幻泡
佛教語。比喻事物虛幻無常。 唐 白居易 《春憶二林寺舊遊因寄朗滿晦三上人》詩:“清淨久辭香火伴,塵勞難索幻泡身。”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以世界為空花,以有無為生死,為幻泡。” 明 唐順之 《悼仆鈕才》詩:“幻泡本是無常期,咄哉一病不週時。”
宦學
謂學習仕宦所需的各種知識。《禮記·曲禮上》:“宦學事師,非禮不親。” 鄭玄 註:“宦,仕也。” 孔穎達 疏引 熊安生 曰:“宦謂學仕官之事,學謂習學六藝。”《漢書·遊俠傳·樓護》:“ 樓護 字 君卿 , 齊 人……長者鹹愛重之,共謂曰:‘以 君卿 之材,何不宦學乎?’繇是辭其父,學經傳,為京兆吏數年,甚得名譽。”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棄衰色而廣欲,非宦學而遠遊者,盪人也。”《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成長教示中又分為二:初明奬教禮儀,後説婚嫁宦學。” 宋 王安石 《廣西轉運使孫君墓碑》:“君孤童子,徒步宦學,終就立,為朝廷顯用。”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宦學遐士,去留殆難自由,稱心而言,無嫌參差也。”
狂走
亂跑;疾奔。《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陽明脈傷,即當狂走。”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方今天下適定,海內願安,士無賢不肖,皆樂立名於世,而 伯通 獨中風狂走,自捐盛時。” 宋 蘇軾 《蝎虎》詩:“今年歲旱號蜥蠍,狂走兒童鬧歌舞。” 清 曾國藩 《祭湯海秋文》:“忽焉狂走,東下 江 南, 秦淮 夜醉,笙吹喃喃。”
爾來
自那時以來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諸葛亮《出師表》
三十
(1).數詞。十的三倍。《詩·小雅·無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歲。《穀梁傳·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簡文帝 《戲贈麗人》詩:“自矜心所愛,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贈王威古》詩:“三十羽林將,出身常事邊。”
(3).指三十年。 唐 權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
齒髮
牙齒與頭髮。借指年齡或謙稱自身
幸被齒髮,何敢負德?——李朝威《柳毅傳》
他時
(1).昔日;往時。《史記·秦始皇本紀》:“他時 秦 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 唐 杜甫 《九日》詩:“他時一笑後,今日幾人存?” 唐 杜甫 《社日兩篇》詩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時 渭 北童。”
(2).將來,以後。 宋 徐鉉 《送郝郎中為浙西判官》詩:“若許他時作閒伴,殷勤為買釣魚船。”《太平廣記》卷一四○引《廣德神異錄·僧一行》:“ 唐 開元 十五年, 一行禪師 臨寂滅,遺表云:‘他時慎勿以宗子為相,蕃臣為將。’”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 辰 、 沅 、 靖 州﹞諸蠻惟犵狑頗強習戰鬭,他時或能為邊患。”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古剎
年代久遠的寺廟
燕然對古剎,代郡隱城樓。—— 南朝陳· 徐陵《出自薊北門行》
龍蟠
龍蟠里,在現在南京市清涼山下
天人
(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際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眾的人
(3) 特指天子
大導師
指佛菩薩。謂其能以無邊法力導引眾生超脫生死。 唐 王維 《謁璿上人》詩:“夙從大導師,焚香此瞻仰。” 趙殿成 箋註:“《法華經》:‘諸比丘、 如來 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華嚴經》:‘一切菩薩為大導師,引諸眾生,入佛法門。’”
駐錫
僧人出行,以錫杖自隨,故稱僧人住止為駐錫。 唐 黃滔 《龜洋靈感禪院東塔和尚碑》:“﹝大師﹞遂駐錫卓菴,名其地曰 龜洋 焉。”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詩僧 齊己 駐錫 巴陵 ,欲吟一詩,竟未得意。”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祥異·錫杖御盜》:“ 康熙 中, 諦輝和尚 駐錫 靈隱寺 ,一夕,忽呼侍者曰:‘取吾錫杖橫山門間,今夜有凶人來,當慎之。’”《人民日報》1981.2.28:“我帶著崇敬的心情走進和尚當年駐錫的 白龍寺 。”
白頭
(1) 白頭髮,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安住
(1).穩定。《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其所以務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寧是興隆之漸耶!”
(2).安心住下。 魯迅 《彷徨·祝福》:“況且,一想到昨天遇到 祥林嫂 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護念
佛教語。令外惡不入為護,內善得生為念。《壇經·行由品》:“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絶。”
晚節
(1) 晚年的節操
保持晚節
(2) 晚年
(3) 後期
沉浮
本指在水面上出沒,比喻盛衰、消長,也指隨波逐流
與道沈浮俯仰。——《淮南子·原道訓》
與世沉浮
二乘
即貳乘。副車。《列子·周穆王》:“ 巨蒐氏 乃獻白鵠之血以飲王,具牛馬之湩以洗王之足,及二乘之人。”
佛教語。一般。包括聲聞乘與緣覺乘。 南朝 梁 沉約 《內典序》:“義隱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窺。”《景德傳燈錄·慧能大師》:“若以智慧照煩惱者,此是二乘小兒,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二講:“二乘只是方便,大乘才是究竟。”
股肱
(1) 大腿和胳膊。均為軀體的重要部分。引申為輔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輔助得力的人
君之卿佐,是謂股肱;股肱或虧,何痛如之!——《左傳·昭公九年》
(2) 又如:股肱之臣
(3) 輔佐,捍衛
昔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夾輔 成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九流
(1).先 秦 的九個學術流派。《漢書·敘傳下》:“ 劉向 司籍,九流以別。”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儒、道、陰、陽、法、名、墨、從橫、雜、農,凡九家。”
(2).泛指各學術流派。《北史·周高祖武帝紀》:“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競;九流七略,異說相騰。” 唐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詩:“逸足橫千里,高談注九流。” 清 龔自珍 《十月廿夜大風不寐起而書懷》詩:“我方九流百氏譚讌罷,酒醒炯炯神明真。”
(3).九品人物。《南史·梁武帝紀》:“自今九流常選,年未三十,不通一經,不得解褐。”參見“ 九品 ”。
(4).猶言各類,各種。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鎮》詩:“莫遣洪罏曠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5).指各種才藝。 宋 范公偁 《過庭錄》:“ 王齊叟 彥齡 ……有絶才,九流無所不能。”
(6).江河的許多支流。 三國 魏 劉劭 《趙都賦》:“其南也,則有洪川巨瀆,黃水濁河,發源 積石 ,徑拂 太華 ,灑為九流,入於玄波。” 唐 孟浩然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詩:“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鄉。”
攪攪
紛亂貌。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攪攪爭附託,無人角雌雄。”
詎得
豈能;怎能。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五:“日已向暮,前村尚遠。 臨賀 詎得至。”《北史·拓拔暉業傳》:“爾不及一老嫗,背負璽與人,何不打碎之!我出此言,知即死,然爾亦詎得幾時!”
逍遙遊
《莊子》篇名。篇中借用大鵬和小鳩、大椿和朝菌的比喻,說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觀環境,主張各任其性,放棄一切大小、榮辱、死生、壽夭的差別觀念,便能逍遙自在,無往而不適。後用以指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遊玩。 唐 陸龜蒙 《補沉恭子詩》:“雖非放曠懷,雅奉逍遙遊。攜手桂枝下,屬詞山之幽。” 宋 蘇軾 《九日次定國韻》:“會當無何鄉,同作逍遙遊。” 郭沫若 《當前詩歌中的主要問題答詩刊社問》:“地球自轉一周,坐在地上不動的人,也算作了逍遙遊。”
從茲
猶從此。 唐 杜甫 《為農》詩:“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四遊記·猴王得仙賜姓》:“自從 盤古 破鴻濛,開闢從茲清濁辨。” 清 孫枝蔚 《張孝子詩》:“乞棺殮主長哀號,從茲孝烈聞 通城 。”
尚可
合格的,能通過檢查的
幽憂
過度憂勞;憂傷。《莊子·讓王》:“我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成玄英 疏:“幽,深也;憂,勞也。” 唐 皮日休 《潔死》:“意汩沒以奫淪兮,永幽憂而怫鬱。” 清 侯方域 《<宋牧仲詩>序》:“即有身世通顯者,考其著作,亦多矯情曲意,務欲叩寂寞之音,繪幽憂之狀。” 朱自清 《讀<湖畔>詩集》:“從他們的作品裡得著很有力的安慰;仿佛幽憂的人們看到活潑潑的小孩而得著無上的喜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