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羅隱的《酬丘光庭》
全文:
正月十一日書札,五月十六日到來。
柳吟秦望咫尺地,鯉魚何處閒裴回。
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開。
上言二年隔煙水,下有數幅真瓊瑰。
行吟坐讀口不倦,瀑泉激射琅玕摧。
壁池蘭蕙日已老,村酒蘸甲時幾杯。
鶴齡鴻算不復見,雨後蓑笠空莓苔。
自從黃寇擾中土,人心波盪猶未回。
道殷合眼拜九列,張濬掉舌升三台。
朝廷濟濟百揆序,寧將對面容奸回。
禍生有基妖有漸,翠華西幸蒙塵埃。
三川梗塞兩河閉,大明宮殿生蒿萊。
懦夫早歲不量力,策蹇仰北高崔嵬。
千門萬戶扃鎖密,良匠不肯雕散材。
君今得意尚如此,況我麋鹿悠悠哉!榮衰貴賤目所睹,莫嫌頭白黃金台。
參考注釋
朝廷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戰國策·齊策》
吾恐上負朝廷,下愧吾師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濟濟
(1).眾多貌。《詩·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濟濟。” 毛 傳:“濟濟,眾多也。” 唐 盧綸 《元日早朝呈故省諸公》詩:“濟濟延多士,躚躚舞百蠻。” 鄭觀應 《盛世危言·西學》:“數年之後有不人才濟濟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廣場,已是人眾濟濟。”
(2).整齊美好貌。《詩·齊風·載驅》:“四驪濟濟,垂轡濔濔。”《隋書·音樂志中》:“昭昭車服,濟濟衣簪。”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濟濟,狀貌堂堂,卻為甚偏嫌俺妓女,怕見婆娘?”
莊敬貌。濟,通“ 齊 ”。《詩·大雅·公劉》:“蹌蹌濟濟,俾筵俾幾。” 鄭玄 箋:“濟濟,士大夫之威儀也。”《管子·形勢解》:“濟濟者,誠莊事斷也。”《漢書·劉向傳》:“臣聞 舜 命九官,濟濟相讓,和之至也。”《隋書·音樂志上》:“其容穆穆,其儀濟濟。” 宋 司馬光 《乞罷詳定押班札子》:“朝廷不聞肅雍濟濟之風,數有變色分爭之醜,臣竊為陛下惜之。” 孫中山 《香港興中會章程》:“堂堂 華*國 ,不齒於列邦;濟濟衣冠,被輕於異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百揆
(1).總理國政之官。《書·舜典》:“納於百揆,百揆時敘。” 蔡沉 集傳:“百揆者,揆度庶政之官,惟 唐 虞 有之,猶 周 之冢宰也。”《舊唐書·代宗紀》:“ 唐 虞 之際,內有百揆,庶政惟和。” 宋 王安石 《夔說》:“將有治於天下,則可以無相乎,故命 禹 以宅百揆也。” 明 張居正 《贈畢石庵宰朝邑敘》:“昔者 帝舜 起匹夫,攝百揆。及為天子,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好問,好察邇言。”
(2).指各種政務。《後漢書·張衡傳》:“百揆允當,庶績鹹熙。”《舊唐書·盧杞傳》:“ 吉州 長史 盧杞 ,外矯儉簡,內藏奸邪,三年擅權,百揆失序,惡直醜正,亂國殄人。”《資治通鑑·唐代宗永泰元年》:“ 長安 城中白晝椎剽,吏不敢詰,官亂職廢,將墮卒暴,百揆隳剌,如沸粥紛麻。” 胡三省 註:“ 唐 虞 有百揆之官。 孔安國 曰:揆,度也。度百事,總百官。此所謂百揆,蓋言百官之事也。”
(3).百官。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桓公 ( 桓溫 )語 嘉賓 ( 郗超 ):‘ 阿源 ( 殷浩 )有德有言,向使作令僕,足以儀刑百揆,朝廷用違其才耳!’”《新唐書·高祖紀》:“戊辰, 隋帝 ( 楊侑 )進 唐王 ( 李淵 )位相國,總百揆,備九錫。”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與成君瓘書》:“雲‘嗣王’,謂五年 太子晃 ( 拓跋晃 )副理萬機,總統百揆也。”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吾故首則曰,擇百揆以協同寅。”
對面
(1)
(2) 對門
他就住在對面
(3) 當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 正前方
楊志卻待要回言,只見對面松林里影著一個人。——《水滸傳》
奸回
亦作“姧回”。亦作“奸回”。1.奸惡邪僻。《左傳·宣公三年》:“ 商紂 暴虐,鼎遷於 周 ,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姦回昬亂,雖大,輕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觀 孔光 之奏 董賢 ,則實其奸回; 路粹 之奏 孔融 ,則誣其釁惡。” 唐 權德輿 《陸宣公翰苑集序》:“ 裴延齡 以姦回得幸,害時蠹政,物議莫敢指言,公獨以身當之,屢言不可。” 宋 司馬光 《起請科場札子》:“有以姧回巧偽致富貴者,不為清儀所容。”《明史·呂大器傳》:“ 士英 、 大鋮 ,臣不謂無一技之長,而奸回邪慝,終為宗社無窮之禍。”
(2).指奸惡邪僻的人或事。《書·泰誓下》:“崇信姦回,放黜師保。” 孔 傳:“回,邪也。姦邪之人,反尊信之。” 唐 王勃 《三國論》:“ 漢 自 順 桓 之間,國統屢絶,奸回竊位,閹宦滿朝。” 宋 司馬光 《辭知制誥第五狀》:“若使臣言出於矯偽,當正典刑,以警姦回。”
羅隱名句,酬丘光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