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岳珂的《孫仲益和議帖贊》
全文:
事君有大義,彼國家不計,而惟雇乎之避地。
則執筆舐痔,惟苟活是視,岸然不愧,固其素志。
於予乎何議。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大義
(1) 代表正義的道理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三國志·諸葛亮傳》
深明大義
(2) 夫婦之義,謂婚姻
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文章、論著或理論的精要之處
國家
(1) 長期占有一塊固定領土,政治上結合在一個主權政府之下的人民的實體;一種特定形式的政府、政體或政治上組織起來的社會
世俗國家
福利國家
法*西*斯國家
在中國,鐵路屬於國家
國家機器
國家監獄
國家銀行
國家所有制
國家社會主義
國家資本主義
國家大事
**
我們的權利受國家保護
國家之首
國家安全
(2) 由一個民族或多個民族組成並且具有或多或少確定的領土和一個政府的人民的共同體
中國是有成文憲法的國家
西方國家
新近獨立的國家
國家的形勢
這是個英雄的國家
(3) 由人民共同體所占據的土地
亞洲國家
殖民地國家
這個國家有幾條大河
在這個國家的各個角落
第三世界國家
他曾在許多國家居住過
美麗的國家
不計
不計較;不考慮
不計成本
不計個人得失
避地
亦作「 避墬 」。1.謂遷地以避災禍。《漢書·敘傳上》:「 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樓煩 ,致馬牛羊數千羣。」《漢書·敘傳上》:「﹝ 班彪 ﹞知 隗囂 終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 顏師古 註:「墬,古地字。」《後漢書·東夷傳·濊》:「 漢 初大亂, 燕 、 齊 、 趙 人往避地者數萬口。」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六:「初, 粲 與族兄 凱 避地 荊州 ,依 劉表 。」 宋 文天祥 《指南後錄·東海集序》:「自喪亂後,友人挈家避地。」 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嘗避地至吾郡,交幾社諸人。」
(2).猶言避世隱居。《後漢書·郅惲傳》:「﹝ 郅惲 ﹞後坐事左轉 芒 長,又免歸,避地教授,著書八篇。」 李賢 註:「避地,謂隱遁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虛,垂簷帶空。俯眺平林,煙香在下,水陸寧晏,足為避地之鄉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師游越》詩:「此行非避地,乘興獨相求。」
岳珂名句,孫仲益和議帖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