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牛
古代軍事攻擊方法。將牛身縛槍,其刃前突,以樺皮、細草系牛尾,驅其首向敵,發火,牛駭前奔突刺敵眾。《史記·田單列傳》記有戰國使用火牛作戰。後又有以雷彈馭載於牛身,雷彈內裝滿火藥、毒劑,藥信盤於雷內,臨敵點燃引信,驅牛前突殺傷敵人馬。
火牛(《武經總要》)
火牛字典分解
火牛的解釋 (1).雙角縛兵刃,尾部束葦灌脂,焚之使衝殺敵軍的牛。語本《史記·田單列傳》:“﹝ 田單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
火的解釋 火 huǒ 燃燒,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燭。火源。火焰。煙火。火中取栗(喻為別人冒險出力,而自己吃虧上當,毫無所獲)。 緊急:火速。十萬火急。 指槍
牛的解釋 牛 niú 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芻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試(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