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支紀時法
曆法術語。用乾支記錄時序的方法。《漢書·藝文志》中有“甲夜”名稱,魏晉將一夜分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五段。此制度最晚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與此同時或稍早年代,把日分為十二時辰,以十二地支表示。至唐代又將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部分;這與後來清初從西方引進的二十四小時計時法相似。一時辰為兩小時;“小時”之名稱來源於此。以下午11時零分至次日上午1時零分為子時;1時零分至3時零分為丑時,依次類推。時辰的前一小時為“初”,後一小時為“正”。例如:上午11時稱“午初”,12時稱“午正”。每天十二時辰的地支是固定的,再配以十天干,就成乾支紀辰,稱乾支紀時法。用乾支相匹配成六十甲子,從甲子開始至癸亥結束,五天為一周期,用以記錄時序如下表:
乾支紀時表
時辰 日天干 | 子 | 醜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甲或己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乙亥 |
乙或庚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壬午 | 癸未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丙或辛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丁或壬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丁未 | 戊申 | 己酉 | 庚戌 | 辛亥 |
戊或癸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壬戌 | 癸亥 |
乾支紀時法字典分解
乾支的解釋 [combination of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天干和地支的合稱。以十乾和十二支循環相配,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