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名家

名家

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春秋晚期鄭人鄧析可能是其創始者。《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著錄其著作有《鄧析》、《尹文子》、《公孫龍子》、《成公生》、《惠子》、《黃公》和《毛公》,計七家三十六篇。《公孫龍子》今殘存六篇,其餘各書皆佚(今本《鄧析子》、《尹文子》均系偽作)。以辯論名實關係為中心。辯者之間見解又各不相同,以公孫龍為代表的“離堅白”派著重分析感覺和概念,區別個別和一般、具體和抽象,有“白馬非馬”、“牛羊足五,雞三足”(《公孫龍子·通變論》)等命題。以惠施為代表的“合異同”派認為一切差別和對立都是相對的。有“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等所謂“歷物十事”的十個命題。《莊子·天下》:“辯者之徒,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荀子批評“有牛馬非馬也,此惑於用名以亂實者也。”(《荀子·正名》)王先謙集解:“有牛,未詳所出。馬非馬是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說也。”司馬談說:“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參見“契約異派”和“離堅白派”。

名家字典分解

名家的解釋 戰國時討論“名”(概念)和“實”(事實)的關係問題的學派。主要代表為惠施和公孫龍,惠施強調事物的相同性,公孫龍強調事物的差別性。他們的討論對古代邏輯發展有一定貢

名的解釋 名 míng 人或事物的稱謂:名字。名氏。名姓。名義。名分(f坣 )。名堂。名落孫山。名存實亡。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做某事時用來作依據的稱號

家的解釋 家 jiā 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長(zh僴g )。家園。家譜。家塾。家鄉。家風。家訓。家規。家喻戶曉。如數家珍。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

不妨一看:名配州【歷史地名】

唐開元後置羈縻州,屬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瀘定北嵐安鄉一帶。北宋屬雅州。後廢。

名家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