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
①(約前369—前286)戰國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名周,字子休。《漢書》避明帝劉莊諱,稱嚴周。楚莊王后裔。做過蒙漆園吏。家貧,曾借粟於監河侯。不願“為有國者所羈”,拒絕楚威王厚幣迎聘。“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繼承發展老子“道法自然”觀點,否認有鬼神主宰世界。認為道無為無形、超越時空,“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莊子·大宗師》),是萬物的創造者,“物物者(道)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莊子·知北游》)。認為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故“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莊子·齊物論》)。主張齊一物我、是非、大小、生死、貴賤。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要人安時處順,逍遙自得,“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人間世》),以養生避害。反對追求知識。認為人生有限,知識無邊,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是違反“養生”原則的危險行為。首先提出“萬物之理”的範疇(見《莊子》的《秋水》、《天下》等篇),並用“氣”“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游》),解釋人之成毀。對後代思想影響頗大。著書十餘萬言,攻擊儒、墨,闡發老子之學。其文多取寓言形式,汪洋恣肆,想像豐富。唐天寶元年(742)詔封南華真人,宋、元皆有加封。著有《莊子》。②書名。又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莊子及其後學著。為戰國至漢初道家莊子一派的著作總集。《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今本經西晉郭象編定,共三十三篇。分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篇。一說內篇為莊周著,外、雜篇摻雜其門徒或後人之作。一說內篇、外篇和雜篇都反映了莊子的思想。文章汪洋恣肆,富於想像,多採用寓言、故事形式,闡述莊周思想,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歷代注釋本極多,主要有晉郭象《莊子注》、明焦竑《莊子翼》、清王夫之《莊子解》、王先謙《莊子集解》、郭慶藩《莊子集釋》等。
莊子
莊子字典分解
莊子的解釋 1.[village] [口]∶村莊、舊指田莊。2.即莊周,約前369—前295,中國古代哲學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簡稱,戰
莊的解釋 莊 (莊) zhuāng 村落,田舍:村莊。莊戶。莊稼。 封建社會君主、貴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皇莊。莊主。莊客。 商店的一種名稱:茶莊。飯莊。錢莊。 某些種類
子的解釋 子 zǐ 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後輩人,年輕人)。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幼小的,小的:子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