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星紀年法
天文學名詞。利用木星的位置記錄年序的方法。古人觀測到約經十二年之後,木星又會在同一星區出現,於是把天赤道和黃道帶均分十二等分,使冬至點正處於一“分”的正中間,這一“分”稱為“星紀”,然後由西往東依十二次排列。木星經行一次,就是一年。古人用以記錄年序,這種方法稱“歲星紀年法”。在春秋時代(一說在殷末周初)就已建立。《左傳》和《國語》記載有占星家就當時歷史事件中歲星位置所在而作的預言。古代對周天的劃分除十二次外,還有十二辰的劃分,用十二地支稱呼。其計量方向與歲星運行方向相反(自東向西)。歲星在星空的運行並非均勻,有時還會發生逆行,因而用實際的歲星位置來紀年就不理想。於是,另外構想一個理想的天體,其運行方向與歲星相反,從東向西,以勻速在十二年經行一周天,此天體名為歲陰或“太歲”。太歲和木星保持大致一定的對應關係。如木星在星紀,太歲在寅,木星在玄枵,太歲在卯等。這樣,可以用太歲所在的辰來紀年,稱為“太歲紀年法”。《淮南子·天文訓》:“起右徙,一歲而移,十二歲而大周天,終而復始”,就是指“太歲”。《太歲紀年法》給十二年以專名,與十二地支關係為:
子 | 醜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困 敦 | 赤 奮 若 | 攝 提 格 | 單 閼 | 執 徐 | 大 荒 落 | 敦 牂 | 協 洽 | 涒 灘 | 作 噩 | 淹 茂 | 大 淵 獻 |
歲星紀年法字典分解
歲星的解釋 (1).即木星。古人認識到木星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其軌道與黃道相近,因將周天分為十二分,稱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來紀年,故稱歲星。《韓非子·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