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
708—784
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邪臨沂(今屬山東)。 字清臣。開元進士。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因不依附楊國忠,出為平原(治今山東陵縣)太守。安祿山叛亂,河北郡縣望風瓦解,他起兵堅守,並與從兄常山(治今河北正定)太守顏杲卿聯軍抗叛。河北十七郡回響,合兵二十萬,給叛軍以重大威脅。後入朝,歷官工部、吏部尚書,御史大夫。忠良耿直,恪盡職守,軍國大事,知無不言,屢為權臣元載、楊炎、盧杞等所忌。出為外州刺史、長史。代宗時遷尚書左丞、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奸相盧杞忌其剛直,派其宣慰叛軍,至許州(治今河南許昌)被扣。在威逼利誘下,始終不屈,被縊殺。書法端莊雄偉,自樹一幟,人稱“顏體”,傳世甚多。墨跡有正書《自書告身》,行書《祭侄文稿》、碑刻有《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等,後人輯有《顏魯公文集》。
顏真卿
顏真卿字典分解
顏真卿的解釋 (709-785)唐代書法家。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開元進士。封魯郡公,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李希烈叛亂,被害。世稱“顏魯公”。工文詞,尤善書法
卿國語字典 卿 qīng 古代高級官名:三公九卿。卿相。 古代對人敬稱,如稱荀子為“荀卿”。 自中國唐代開始,君主稱臣民。 古代上級稱下級、長輩稱晚輩。 古代夫妻互稱: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