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
①中國倫理範疇之一。本指己之儀容得宜。漢許慎《說文·我部》:“義,己之威義也。”段玉裁註:“義之本訓為禮容各得其宜。”引申為善。“禮容得宜則善矣。故《文王》、《我將》毛傳皆曰:‘義,善也。’”儒、墨皆推崇義,但對其具體內容解釋不同。儒家以思想、行為符合等級名分要求為義。《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孟子·離婁上》:“義之實,從兄是也。”《荀子·王制》:“人何以能群? 曰:分。分何以能行? 曰:義。”墨家以“利民”、“利人”的善政為義。《墨子·天志中》:“義者,善政也。”《墨子·耕柱》:“今用義為政於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而道家則以義為病態社會現象之一,對之持否定態度。《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②太平天國後期在“王”下陸續增設的“六等爵”之一。由“義王”演變而成。清鹹豐六年(1856),楊韋事件後,翼王石達開入京輔政,被推為“義王”,辭未受。後出走,始有是爵。位在王爵之下,列“六等爵”之首。系銜加“天”字,又別冠一字以資區別,如“親天義”、“寶天義”等。初設時尚為崇高爵位,後因封賞過濫,位漸卑下。
義字典分解
義的解釋 義 (義) y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務。義憤。義演。見義勇為。 情誼:義氣。恩義。義重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