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生卒】:約前372—前289
即孟軻。戰國時鄒人,字子輿。魯公族孟孫氏後裔。少喪父,母三遷其居,使近學宮習禮知學。受業於子思之門人。嘗至齊、宋、滕、魏等國遊說。一度任齊宣王客卿,終不見用。主張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人性本善”等說,以冀說服諸侯,反對武力兼併。又倡“良知”、“良能”說,教人存心養性。與萬章等門人集儒家論述著書立說以終。學說對後世影響甚大,被認為孔子儒家學說之繼承者。宋元之際配享孔廟,稱“亞聖”。著有《孟子》,今存七篇。
孟子字典分解
孟子的解釋 (1). 春秋 時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稱呼。如 宋國 子 姓,其長女嫁給他國的多稱“孟子”。《左傳·隱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預
孟的解釋 孟 mèng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孟兄。孟女(長女)。孟孫。 農曆四季中月份在開頭的(其它兩個月依次為仲、季):孟春(農曆正月)。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孟行
子的解釋 子 zǐ 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後輩人,年輕人)。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幼小的,小的:子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