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①(約前468—前376)戰國時魯國(一說宋國)人,名翟。墨家創始者。曾為宋國大夫。初“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以為其禮煩擾而不悅,厚葬靡財而病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淮南子·要略訓》),乃另立新說,聚徒講學,徒屬滿天下,形成墨家學派。與儒家對立,並稱“儒墨顯學”。注重實踐,具有“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的吃苦精神。一說《墨子》中《天志》、《明鬼》兩篇是其學說基礎,一說《兼愛》、《尚賢》是其學說中心。其學主旨是“兼相愛,交相利”。認為“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兼愛上》)。主張人與人之間應“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若此則飢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尚賢下》)。提出“非攻”的主張,抨擊“攻伐無罪之國”的掠奪戰爭。曾阻止魯陽文君攻鄭,折服公輸般而阻止楚攻宋。反對“無故富貴”的世卿世祿制度,主張“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尚賢上》)的命題。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為了改變人們相互攻擊的社會紛亂狀態。反對浪費,主張“非樂”、“非葬”,“去無用之費”。強調“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死”。提出檢驗言論是非的“三表法”:“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非命上》)《天志》、《明鬼》兩篇仍保留鬼神宗教形式,未脫殷周傳統神權思想的外殼。墨子學說的繼承者,一支注重研究認識論和邏輯思想,成為先秦名辯思潮的重要派別;另一支推行墨子的宗教思想,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漢代以後,墨子思想逐漸湮沒。《墨子》一書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資料。②書名。墨子及其後學著作總集。成書於戰國末。《漢書·藝文志》著錄七十一篇,現存五十三篇,另八篇僅存篇名。主張兼愛尚賢、節葬節用,否定天命,強調人為,批評儒家“天命”、“親親”、“正名”等觀點,提倡“取實予名”,提出中國最早的若干邏輯範疇。其中《親士》至《三辯》七篇年代較晚,有人認為是偽書。《尚賢》至《非儒》二十四篇,反映前期墨家基本思想。每篇均分上、中、下。《墨子閒詁·俞樾序》:“此乃相里、相夫、鄧陵三家相傳之本不同,後人合以成書,故一篇而有三乎!”《經》上下、《經說》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為後期墨家哲學、邏輯學和自然科學著作,稱《墨經》,又名《墨辯》。《耕柱》至《公輸》五篇,記墨子言行,多涉及其政治主張,可作為墨子生平史料。《備城門》至《雜守》十一篇,亦後期墨家著作,主要講防禦戰術與守城工具。一說《備城門》以下各篇有漢代官名,為漢人所著。有晉魯勝注,早佚。宋代樂台注《墨子》,僅有《親士》至《尚同》十三篇,已佚。現存注本有清畢沅校注《墨子》、孫詒讓《墨子閒詁》等。參見“墨經”。
墨子
《墨子》書影
墨子字典分解
墨子的解釋 (約前468-前376)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始人。名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收徒講學,成為儒家的反對派。主張“兼愛”,即天下人應相
墨的解釋 墨 mò 寫字繪畫用的黑色顏料:一錠墨。墨汁。墨盒。墨跡。墨寶(珍貴的字畫。亦用來尊稱別人寫的字、畫的畫)。 寫字畫畫用的各色顏料:墨水。油墨。粉墨登場。 黑色
子的解釋 子 zǐ 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後輩人,年輕人)。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幼小的,小的:子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