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
吐谷渾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246—317)鮮卑慕容部人。首領涉歸庶長子,慕容廆兄。公元三世紀末率部分出,西遷陰山。晉永嘉末又西遷至今甘肅南部、青海等地。其後子孫以吐谷渾為姓氏。②古族名。亦指其所建政權。一作退渾、吐渾,西北各族又稱之為阿柴虜、貲虜、野虜等。原為鮮卑慕容部的一支,遊牧於徒河青山(今遼寧錦州、義縣)一帶。三世紀末,首領吐谷渾與弟慕容廆析居,率部沿陰山西遷至今甘肅南部、青海等地,征服當地羌、氐等族。傳至孫葉延,始以吐谷渾為姓氏、族名,亦為國號。南北朝時先後屬宋、齊、北魏,其王夸呂始稱可汗,居*伏俟城。吐谷渾國從四世紀初建立至七世紀六十年代滅亡,共存三百多年,傳二十餘主。盛時疆域東起甘南,西領若羌、且末,南至青海南,北抵祁連山脈。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遊牧為主,兼營農業。官制多效內地,有簡單的刑律,不定期向富戶商人收稅。唐龍朔三年(663)為吐蕃所滅,後散處青海一帶。殘部投唐,被置於靈州、安樂州(今寧夏中衛東北)等地。安史亂後,又東徙朔方(今陝西靖邊)、河東(今山西永濟),部族分散。五代時,餘部散處蔚州,並於契丹。
詞語分解
- 吐谷渾的解釋 .古鮮卑族的一支。本居 遼 東, 西晉 時在首領 吐谷渾 的率領下西徙至 甘肅 、 青海 間,至其孫 葉延 時,始號其國曰 吐谷渾 。 隋 初, 夸呂 稱可汗,建都 伏俟城 。 唐 時, 諾曷缽 可汗
- 渾的字典解釋 渾 (渾) ú 水不清,污濁:渾水摸魚。渾濁。 罵人糊塗,不明事理:渾人。渾話。渾蛋。渾渾噩噩。 全,滿:渾身。渾然。 天然的,淳樸的:渾古。渾樸。渾厚。 簡直:“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姓。 清
歷史知識推薦:顏淵
即“顏回”。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吐谷渾歷史
猜你喜歡
睢陽渠的歷史解釋
東漢末曹操修治的人工三班院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北宋初,以供陰戎的歷史解釋
即陸渾戎。在今河南嵩白鹿泉的歷史解釋
在河北省鹿泉市區西千郵傳部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清末新設中央李神符的歷史解釋
生卒神通弟。武德元年庫頁島的歷史解釋
又作庫葉庫野。今俄羅張九思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子有,燕宛平今宗喀宗的歷史解釋
又作宗嘎榮哈。即今西虞寄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次安,荔弟。少許將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沖元,福州閩縣魯文公的歷史解釋
生卒前名興。釐公子。孫之騄的歷史解釋
清浙江仁和人,字子駿泣路岐的歷史解釋
同楊朱泣歧路。岐,通黃?少師的歷史解釋
魏書郭祚傳郭祚,字季周續之的歷史解釋
生卒南朝宋雁門廣武人治田的歷史解釋
官名。掌農業生產。一鳳鳴島的歷史解釋
曾稱焚木島墳門島。在朱叔明的歷史解釋
唐人。宣宗大中三年,西泠八家的歷史解釋
清乾隆間,篆刻家丁敬
相關歷史
![吐谷渾_吐谷渾介紹_歷史知識](/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