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耆
唐代南詔鎮西節度(駐今緬甸克欽邦曼冒)所轄十餘部落之一,見樊綽《蠻書》。唐代文獻中一作“僧祇”,指東非的一種小黑人而言。今人向達《蠻書校注》云:《蠻書》作者系取當時通行之一名稱以名怒江上游之一種侏儒族,與東非小黑人無關。
僧耆字典分解
僧的解釋 僧 sēng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語“僧伽”的簡稱:僧侶。僧尼。僧人。僧眾。僧俗。高僧。 尼俗 筆畫數:14; 部首:亻; 筆順編號:32432524312
耆的解釋 耆 qí 年老,六十歲以上的人:耆老。耆年。耆紳。耆宿(s?)(指在社會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強橫。 耆 shì 古同“嗜”,愛好。 筆畫數:10; 部首: